安徽4代人卖馒头40年,15元一个全国客

馒头可以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食品了,每个家庭也都能自己做,那么以做馒头闻名的店家有什么奇特之处呢?在安徽阜阳颍州这边,有两句民谣歌诀:“香甜筋道焦黄金,此味只有颍州见”,说的就是当地独一家的黄金馒头,在当地也被称作“大馍”。

每个足有三斤重的馒头

所谓“大馍”,首先它的特点肯定是“大”。这里做的馒头每个都有3斤重,比手臂还粗,比脸还大几圈,那可真是馒头界的巨无霸呀!光是蒸馒头的锅,都有好几米,是定制的,可以称之为“天下第一锅”。大哥做这个馒头已经做了有四十年了,传到他的儿子的话算是第四代传人了。基本上中国境内各地的客人都有来买的,这可是名副其实走遍了全中国的馒头呢。

全市独有的特别做法

做这样的大馒头其实并不轻松,既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店里墙面斑驳,工具也都是用的传统工具,还有传统工艺,每一步都没有借助机器电动,才能做出这么淳朴的味道。大馒头前身确实是馍,在以前人们还买不起馍,蒸一锅都能卖好几天,为了防腐,卖不完的馍就拿回来切开烤,烤了接着卖,逐渐就形成了这种独特的做法。大哥也豪言说,这样的做法是全市独有的,自家独创的,别家都没有。

单价15日售上百

因为全程都是用的传统工艺,很是耗费人工,做一锅都需要4个小时,定价比普通馒头贵一些,一个卖15块钱,但考虑到它的体积,其实是很超值的。2米的大锅,每天能卖出三四锅,大概有一百多个馒头,收入也是够养一家人的。

发酵用的老方法,用食用碱发酵;和面时加入的是热水,初步用机器拌匀,拌匀后还需要手工用粗棒压紧实,真的是体力活,若是岁数大些就做不动了。面团分成一个个3斤重,然后压平,再一层层的叠成枕头状,然后就可以静止发酵了。发酵好的程度以弹指可响为宜,本来是实心,听起来却清脆得像空心,很是神奇。

蒸熟膨胀后里面就会有很多层的纹路,形如蚕丝,而且底面金黄,这叫“炸焦”,是最好的状态。大馍原本是做为行军的军粮创造出来的,分量大,扛饿,如今衣食无忧,大家都是做为正餐或零食吃,由于独特的外形和工艺,更是列入了非遗美食。大哥说,这门手艺失传了着实可惜,但是确实太累太复杂,不符合如今电子化的潮流,也没有人愿意做,着实令人感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nanledxianshiping.com/rjkfjh/234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