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的专业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
旧时东北绺子里的美食回忆:窝头咸菜与解馋大餐
民国十二年(年)十月一日,位于吉林敦化。
林家的纸匠铺学徒陈二贵在吃过早餐后,将一叠叠整齐裁剪好的旧窗户纸放进扁箩筐,接着把筐子放到毛驴的背上——出发,前往四方台。
四方台距离这里大约三十多里,位于山林之中,有一个小团伙在这里活动,头目叫“刘快腿”,手段狠厉。
陈二贵这次出行是为了给绺子送窗户纸——虽然这被视为通匪罪,但当地民众对此早已见怪不怪。
听到蝲蝲蛄在叫,连黄豆都还没种呢!
崔二贵是年初刚入行的学徒,这是他第一次进山,因此充满了期待——年轻人嘛,想增长见识,最重要的是想吃上一顿美味的。
绺子里的胡子根本不会给手艺人带来困扰,更何况是送货到家。
最终,崔二贵确实赶上了绺子的午餐,并且他还和粮台的成员同桌用餐——粮台是里四梁中的一员,负责后勤物资,在绺子中拥有较高的地位,名列前四。
然而小炕桌上仅有一盆米饭和四道菜:一块整豆腐配酱、腌制的萝卜条、油盐炒黄豆以及白菜炖粉条。
白菜炖粉条一块肉都没有。
崔二贵心中满是委屈——纸匠铺的伙食实在寒酸,别提工匠了,就连学徒的饮食也要好一些。
这不是糟践人嘛!
虽然嘴里不敢抱怨,只能默默吃饭。然而,等到吃完饭经过大间屋时,才发现小家伙吃的竟是高粱米饭,还有两个菜:腌制的芥菜块和炖白菜……
说明:二米饭是用小米和粳米混合制作的饭;普通胡子则指胡子中的普通成员。
01
在清末民国时期,东北地区涌现出许多局部武装团体,胡匪们在山林中聚集。然而,与大众印象中“逼上梁山”的情形有所不同,尽管这些人中确实有一些是被迫无奈而投身于匪帮,但人数并不多。
相对而言,大多数人都是主动想成为胡子,甚至有些人哭着求着却无法如愿——绺子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接纳,需要有担保人作为挂钩,并且还得经历见习期(请参考小编之前发布的《嘴笨别当胡子:入伙难,退伙也难,烧错一根香?“插了他”!》)。
至于当胡子的原因,当然是为了享受生活,就像人们所说的:“当胡子,乐趣无穷,骑马吃美食。”
其实就是要满足口腹之欲。
而胡子不从事耕作——他选择进山当胡子,就是为了逃避辛苦的农活。
因此,当胡子也被称为“吃打食”时,这就非常形象了:“打”在“食”之前,只有经过“打”才能有“食”。
如果有人认为胡子的生活就是每天享用丰盛的美食,吃得满嘴油腻——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胡子吃的东西都不好,不只是小孩子如此,就连大掌柜和其他重要人物也一样。
文章开头的场景正是胡子的饮食规范,至于原因,让我慢慢为大家解释。
02
关东地区,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深厚的黑土即使插根筷子也能生出绿叶。因此在清末民国时期,许多人纷纷涌向关东,只为寻找一份温饱。
虽然填饱肚子没有问题,但“吃饱”并不等于“吃得健康”。东北由于气候和环境的影响,自清末大规模开发以来,主要的粮食作物只有三种:玉米、红高粱和小米,此外还有一种经济作物——大豆。
这三样都是属于粗粮。
谈及如今闻名全国的东北大米,实际上在清末民国时期是相当稀缺的,因为水稻的种植需要配备相应的水利设施,以便随时调水。
东北地区最早大规模种植水稻是从日伪满洲国时期开始的。,东北的中国人仍然能够吃到一些大米;然而在伪满统治之后,吃大米的中国人则被视为经济犯罪,结果是非常悲惨的。
小麦就更不用提了,东北地区的日照时间和土壤温度都不足以满足种植的要求。
因此,当时的大米和白面等精细粮食必须通过关口获取,由于物流运输的成本和条件限制,细粮的价格居高不下,成为了稀缺物品,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负担(工匠除外)。
那么胡子呢——虽然胡子绝对不是普通人,但同样无法享受细粮的自由。
道理很明了:胡子通过暴力手段获取生活必需品,其中包括粮食。
你所掠夺的东西是什么,胡子就有什么。
普通民众当然可以随意抢夺,但遗憾的是,他们家中仅有一些粗糙的粮食。
火点虽然有些细粮,但并不能随意抢夺——毕竟火点也不是傻瓜,乞讨的人还懂得用棍子来保护自己呢。
富裕的商人和社会名流居住在城市内,这里有城墙,并且驻扎着保安队伍。
虽然地主和绅士们居住在乡村,但他们却修建了坚固的围墙,四个角落还设有高大的炮台,炮台上配备着快枪的炮手。
胡子没有重型武器,只能对着墙感到无奈。
注意:火点-指的是拥有财富和权势的人;快枪-与传统火枪相对,通常指后膛装弹的步枪。
03
可以抢的没有好粮食,而有好粮食的却抢不到。奉天的大帅府里倒是存有上等粮食,据说每年冬季来临之际,都会一次性准备超过万斤的酸菜猪肉大肚饺子,冻起来随时可食用,油多肉鲜令人垂涎。
胡子可以参与抢劫吗?可以,不过需要先吃下两颗金色的花生——那种能让你一辈子都吃饱的。
既然黄铜花生米会让人觉得不舒服,那在享用美食时就只能乖乖地选择黑珍子(高粱米饭)、马牙子(窝窝头)和星星散(小米饭)了。
对于小家伙们来说,粗粮才是日常饮食。即使是掌柜的和其他重要人物也不例外。
至于押腰子(米饭)、挑龙(面条)、蒸光(馒头)、翻张子(饼),那就看运气了。
而平时的菜系就更寒掺了。
同样的道理:胡子并不参与生产。难道能指望胡子在缝隙中种植蔬菜或养殖家禽吗?
当然,胡子可以去抢,这没错,但也不能每天都出去抢吧:中午想吃杂烩,就出门抢点茄子、豆角和排骨;晚上想吃鸡肉炖蘑菇,又得出去抢只公鸡和一些蘑菇……
无论是施暴者还是受害者,最终都承受不起这个后果!
当时东北虽然混乱,但并非完全失去控制。保安团和各省防旅并不是毫无作为,否则胡子为何要在山林中苦熬,直接进城占据官府收税岂不是更好。
通常情况下,胡子大多数时间都藏在皱褶里,尽量不去活动——就像乌龟那样,因此它们的寿命才会比较长。
剩余49%未读最低7.81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