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造车新势力三杰“蔚小理”,在市场表现上还很稚嫩,也没什么话语权。比如理想ONE,在年12月,它的单月上险量为台,可能当时的途昂还不会正眼看它。
但仅在24个月后,理想ONE就以单一车型单月台的上险量,反超了大众品牌全系中大型SUV的单月销量总和。就这件事来说,的确能看出新势力们有在很努力地造车,不然也不会赢得如此多的青睐。
此外,我们从李想发的这条很“凡”的微博也能明显感受到,这当中带有一丝火药味。因为,关于理想和大众的摩擦,其实在去年9月就已经开始了。当时,任职大众中国区CEO的冯思翰,就曾公开吐槽增程式电动车“该方案有一定价值,但从大局来看,堪称是最糟糕的方案”。
咱就事论事,如同网友们所说,冯思翰先生的这席话好像也没错,因为在环保这件事上,增程式技术并不如纯电更绿色;但往大了说,李想和他的理想ONE,其实也没错,起码在这个发展阶段。首先,增程式动力在电量充足、补电及时的情况下,就和纯电动车没有区别,况且理想ONE的纯电续航还有km,理想汽车也有给每位车主赠送充电桩,所以日常通勤的环保属性还是不错的。
同时,对“长途出行”直摇头的纯电车,到了增程式电动车这里则告别了续航焦虑,因为当电池没电时,增程器是能够油发电,从而解决电车在续航问题上遭遇的瓶颈。所以,理想汽车在技术路线上选择了增程式,我个人认为,在目前称得上是解决续航问题的最优解决办法。我也相信,应该不止我一个人这样想,毕竟理想ONE在最近半年内的销量都很可观。
除了增程式技术外,理想ONE能在30万级SUV中脱颖而出,还有哪些因素呢?或许,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也是关键所在。毫无疑问,李想一定是位优秀的产品经理,对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关于性能、智能、技术甚至设计等关键词,都是车企们时常提及的词汇,但李想和他的理想ONE更多则是静下心来从用户角度出发,去了解、挖掘消费者的真正需求。
像在30-40万级的细分领域中,绿牌、续航无忧、大空间、出色舒适性、高通过性、智能驾驶辅助、越级配置、露营需求等在内的标签,能满足其中两三项或三四项的车型不占少数,但理想ONE却做到了全方位覆盖。尽管它的每一科都没有达到分,但它获得80分的平均分,还是不难的;且在关于智能领域和增程式技术的研发投入上,理想汽车也都没有吝啬。
那么,在拥有了契合消费者真正需求的产品力后,剩下的就是让更多人了解、体验到它了。从最新数据上看,理想汽车的线下零售中心门店已接近家,共覆盖了座城市。
(理想X01路试谍照)与此同时,关于理想汽车的第二款车型——理想X01,如今也有了新的动态。据官方消息称,在年第二季度,理想X01将正式发布,于第三季度开启交付;以及,理想X01依然会采用增程式动力。
总结:李想用24个月证明了增程式和理想ONE这款车的成功,确实是争了一口气。但同时,大众的CEO先生在给出他所说的结论时,也有很多草率的地方,至少从目前来看,大众自己貌似也还没有解决纯电车续航方面的焦虑。增程式动力这件事,理想汽车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不但不糟糕,反而还挺适合。对于这件事,大家又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