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讲究“应时而食”,吃的食物要和季节、时令相适应,这样才能有益于身体健康。如今春意正浓,大家一定也吃了许多“春季限定”的美食吧。这些传统美食都有着它们自己的文化内涵或故事呢
01春卷
立春是春天的第一个节气,我们要吃些什么来迎接春的到来呢?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春卷。春卷是用面制成薄薄的皮,内卷豆沙、奶黄、三丝、蟹柳等各种馅料(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馅),再下锅油炸而成。春卷是由“春盘”演化而来的,关于“春盘”我们后面会谈到。到了元代,才有了“春卷”这个名称,并独立出来,成为一道立春小食。据《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载:卷煎饼,摊薄煎饼,以胡桃仁、松仁、桃仁、榛仁、嫩莲肉、干柿、熟藕、银杏、熟栗、芭榄仁,以上除熟栗切片外皆细切,用蜜、糖霜和,加碎羊肉、姜末、盐、葱调和作馅,卷入煎饼,油过。由此可见,当时的春卷是甜咸、荤素混在一起包的,这在今天看来比较“黑暗”。不过后来,春卷的甜和咸还是分开了。明代的《易牙遗意》就记载了一种纯咸的春卷:饼与薄饼同,用羊肉二斤,羊脂一斤,或猪肉亦可,大概如馒头馅,须多用葱白或笋干之类。装在饼内,卷做一条,两头以面糊黏住,浮油煎,令红焦色。五腊醋供……这种春卷的馅更类似于包子饺子,而且也是蘸醋吃的。这种肉馅春卷今天已经不常见了。但今天,咸春卷依然自成一派,与甜春卷分庭抗礼。一般来说,北方常吃咸的三丝春卷,江南地区有甜的豆沙馅、咸的荠菜馅等,闽南沿海地区还会将海鲜包入春卷中,如蟹柳春卷。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吃春卷,酥酥的皮,甜糯的馅,真是令人欲罢不能。那时候还不知道春卷和“立春”的关系,只要看到超市里有,就吵着要买。现在春卷已不再仅限于春天,但立春时吃点春卷,更是别有一番风味的。02春饼
说到春卷,就不得不说说另一种立春食物,春饼。春饼和春卷类似,也是用极薄的小饼包裹杂样馅料来吃。但它是先吃现卷,并且少了油炸的一步。对于忌口油炸食品的人来说,春饼是不错的选择。春饼也同样起源于“春盘”。最早称之为“春饼”而食用的是湖北荆州和闽南一带。荆州的春饼重在精致。用荤素各色馅包好春饼后,还要刷上金灿灿的蛋黄液,再用青菜做一个“春”字贴在上面,然后下锅煎。这种春饼和现在不同,它是圆形的,类似于馅饼。闽南的春饼则与我们今天吃的更接近。它是将两张纸一样薄的春饼叠在一起,夹上已做熟的菜品。可以夹的有胡萝卜丝、笋丝、豆芽、猪肉丝、虾仁、海蛎子……春饼还曾成为宫廷的重要菜品,被当作立春的重头戏之一。清朝,春饼被称为“玉饼”,供皇家享用。立春之日,还会将春饼赐给百官,每人各一盘。现在,很多人还会用一种“越南饼皮”来包春饼。这种饼皮几乎完全透明,晶莹剔透,五颜六色的菜品清晰可见,颜值非常高。不过它在越南本地还是会包一些当地特色的虾仁、秋葵等。无论是春卷还是春饼,都是咬开薄皮见馅料,有“咬春”的寓意。咬一口春卷、春饼,来迎接春天吧。(附:春饼制作)03:1603春盘
说完了春卷和春饼,就要说说它们共同的起源“春盘”了。“春盘”又源于晋代的“五辛盘”。“五辛盘”要重口味得多,它包括了五种辛荤的菜:小蒜、大蒜、韭菜、香菜、蒜薹(这个现在应该很多人都接受不了吧)。吃“五辛盘”主要是为了养生,因为这些辛菜可以疏发五脏之气。也许是因为“五辛盘”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且口味太单一,它后来便丰富起来,成为了“春盘”。唐代,立春吃春盘的风俗已非常盛行。那时的菜品一般是萝卜丝、生菜之类。人们到了春天,会带着春盘骑马郊游,赏景并野餐。说不定日本人赏樱花时带便当的习俗就是由此而来的呢。宋代是春盘的极盛之时。春盘的内容大大丰富,不仅有凉菜、春饼,还有各式小食、糕点。饭馆也会出售成品的春盘,一些供应皇家的春盘,制作极其精美。诗词中也随处可见像苏东坡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雪沫乳花浮午盏”应是宋代的点茶,而“蓼茸蒿笋试春盘”就是春盘了。“蓼茸蒿笋”都是时蔬鲜菜,在这样的春光里享用一盘,实在是“人间有味是清欢”。春天的美食实在太多,一篇的篇幅不能详尽。因此会出几期相关的文章,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