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http://baidianfeng.39.net/a_yyxw/220627/11081309.html春天到了,虽然还是不能“放肆”出门,但该吃的东西还是要吃的。大家在办公室纷纷聊起来,此刻最想吃什么。有想念香椿芽拌豆腐的,有想吃春笋的,小编我嘛,一年四季天天惦记火锅。此时,有同事冷不丁吐出一句:槐花。大家一头问号:槐花?那个能吃嘛?答曰:语文书上看的呀,虽然没吃过,但一定很好吃!此时,大家都出神了,想起了从前特别好吃的语文书。▲偷吃过墨水的小馋猫们举手!馋,就是每一次开学发新书,我们急忙翻开语文课本的第一驱动力。语文书在吃上的最大贡献,一定是安利了祖国山河的土特产。当年让这位同事分外兴奋的,是《槐乡五月》里头提到的“槐花饭”。槐花饭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吃咸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郑州吃货团当时馋哭了的她,曾经特地写了一篇习作,幻想自己有一天突然到了文中的槐乡,被人热情地邀请去家里吃槐花。人家问,你喜欢吃甜的咸的?她说甜的,然后就看着人家把槐花饭、炒芝麻、槐花蜜给她拌了一碗。吃完后,看别人吃咸的好像也很香,就又要了一碗咸的……“我以前只能吃半碗饭的,今天吃了两碗。”她说,老师把她这句“梦话”圈了出来,红笔批语写道:“你是真的馋……”▲结果没多久,她又迷上了榆钱饭……老编说,当时最打动她的,是那篇《金色的鱼钩》。文章本身非常煽情,老师讲着讲着都哭了。之后,老师布置作业写读后感,她最后是这样写的:“如果有机会,真的很想喝老班长煮的鱼汤,滚热滚热,撒厚厚的白胡椒,再加一点香菜,拌着热泪,喝下去。”老师红笔一批:纯属“馋老呸”!食在临安而我的脑海里,此刻响起了一个声音:“吱——”这一声,是筷子扎进高邮咸鸭蛋时,红油冒出来的声音。对我来说,这是九年义务教育第一洗脑魔音。尤其当上午最后一节课是语文时,它成了全班集体神游的万恶之源。《端午的鸭蛋》全文色、香、味的暴击,让几代中国人都感谢高邮,出了汪曾祺和咸鸭蛋。▲今年是汪老百年诞辰哦!之后一段时间,我每次吃咸鸭蛋都格外幸福。尤其当蛋壳敲破,筷头一挑,眼见红油溢出,一下把头上最柔嫩的蛋白,连同细绵如沙的蛋黄,饱蘸红油塞进嘴里——“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那一刻脑中,满是吃货站在人生巅峰的骄傲。其实,语文书还有一大功能:菜谱。只要能跟着它吃,看起来最平平无奇的食物,也能焕发出奇特效果。比如,《孔乙己》里的茴香豆。TimeOut天津我馋了它许久,好不容易吃了一次,却感觉不对:竟然不是炒蚕豆,又是软的,还一股大料味儿,哪里好吃了?又有一次,终于喝到了黄酒,半瓶石库门黑牌下去,越喝越想找个馒头就着:怎么这么咸!这不是料酒嘛!吃货金小妹直到某一天,边喝黄酒边吃豆,一时间鲜香入脑,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软熟筋道、满是大料香味的茴香豆,刚好跟绍酒侵略性极强的鲜味相配,越喝越有劲,回味醰醰,永无穷绝。多乎哉?再来一斤太雕也不多。程十发绘从此,我算服了语文书里的吃货作家们了,照他们教的,基本没错。不信?你看鲁迅先生平时吃什么:▲馋哭了如果说一号老师鲁迅先生,是绍兴食物推广大使,那二号老师莫泊桑,就是一级牡蛎教吃师。“头稍向前伸……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按照《我的叔叔于勒》里的办法,一口吸入,连肉带汁,满满一口冰凉的鲜——救命啊!从此,我就成了生蚝毒唯,啥蒜蓉粉丝烤生蚝海蛎子炖豆腐,在生吃面前,都给我往后捎一捎。三号老师汪曾祺先生,留给我们的,则是一个重要道理:他夸过的食物,字儿越少,可能就越好吃。高中学的《胡同文化》里,他说臭豆腐滴香油,六个字,“可以待姑奶奶”,品级很高了。那就试试!一次跟朋友去吃羊蝎子,看到菜单上有“臭豆腐炸窝头片”,果断来了一份。鸳鸯茶端上来一吃,多加香油葱花,抹在金黄厚实的炸窝头片上,臭烘烘的东西,竟然成了冷香凝脂,妙不可言。然后,我就眼看着这小姑奶奶干掉了两份臭豆腐,外加一大盘窝头片,以及半锅羊蝎子。果然,语文书诚不欺我。如果说语文书里有啥特别想吃,又吃不到的,饱弟一定要提名一个:《鸿门宴》樊哙同款生彘肩!当我们听到“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坐在讲台旁边的我(因为太皮),清楚看到老师喉咙一动一动,边讲边咽口水。其实,全班想的都是一样的:生大肘子都能吃这么香,那得多好吃呀。而且,从可行性来看,樊哙有此饮食习惯,还能活到五十六岁寿终,在那个时代都算高寿。也许经过合格的杀菌消毒,生肘子也不是不能吃。然鹅,鉴于吃不到肘子刺身,也没有剑和盾,我只能在家手切酱肘子,边塞边脑补樊哙的气势了。豆果美食《一夜的工作》里,周总理夜间的一杯绿茶、一碟花生米,看起来分外香甜——尤其当他请作者何其芳一起吃时,更诱人了。我也曾经在半夜写稿时试过一次。冲一杯绿茶,拿一小碟花生米,边喝边吃,便脑补着自己殚精竭虑在工作……终于在稿子没写完时,饿昏了。当我用颤抖的小手,点了一份金拱门外卖时,不禁长出一口气:原来,我跟伟人最遥远的距离,是饭量啊。吃饱喝足,哐哐哐敲完稿子后,夜深人静,我突然想到:一天一天馋着长大了,我们依旧爱杨梅、爱茴香豆、爱咸鸭蛋,最后却发现,自己真爱的原来是写吃的文字。儿时的我们,整日为语文作业头疼,也没想到,它真就如影随形,跟了我们一辈子。这大概就是语文的魅力吧,它让我们永远不愿忘掉,学过的任何一个中国字:因为我们见证过它的奇迹。这世上曾有人,用它写出最动人的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