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吃不吃饭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不少人面对运动后剧增的饥饿感,即便饿得难以忍受,也不敢轻易吃东西,担心运动后饮食更易发胖,又或者会抵消运动的成果。那么真相是什么?运动后吃饭对于减脂是利是弊?运动后应该如何吃,吃什么?本文告诉你答案。运动后饮食与减脂的联系首先给出结论!运动后适量的进食有利于减脂。减脂的关键点之一是保证运动的长期、持续、有效,人们在运动中会消耗很多体内物质,比如蛋白质、脂肪、糖原、碳水化合物。这其中需要特别提出糖原,因为我们在运动中首先消耗掉的不是脂肪,而是糖原。也可以理解为在运动前期糖原消耗的比例远大于脂肪,糖原作为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有效运动的保证。运动后是补充糖原很好的时间段,在此时段身体糖原合成的速度较快。及时补充糖原,确保有更好的体力面对第二天的运动,保证运动持续性,养成运动减脂良性循环。若是运动后拒绝进食,容易导致第二天由于糖原缺失造成的身体疲劳,降低运动强度,影响减脂效果,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减脂失败。此外,引申出运动减脂与肌肉消耗的联系,身体肌肉含量的多少与运动的强度、耐久密不可分,并且降低身体基础代谢,降低减脂效率。无论任何减脂运动,运动中或多或少会对肌肉本身产生损伤,减重期间本已对能量摄入做出控制,若运动后不能及时补充营养,不仅不利于肌肉的修复及再生,并且可能造成肌肉的流失,降低基础代谢,无法享受运动后的“后燃效应”--在我们安静时也会消耗客观的热量。与补充糖原相同,运动后是修复受损肌肉的良好时机,及时补充营养,保持、增加肌肉量,提高减脂效率。运动后饮食容易饥饿,容易吸收,更容易发胖?我们在运动后通常会伴随更为强烈的饥饿感,所以很多人认为在此时吃饭身体的吸收更好,会加剧脂肪的堆积,更容易长胖。事实上,这句话的前半部分没有毛病,运动后身体需要及时补充消耗的各类营养物质,容易感到饥饿,吸收能力也变的更强,但是,吃同样的食物,并不会容易变胖。以我们常见的米饭、面条等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为例,上文提高运动后人体糖原的合成速度较高,所以运动后吃饭,摄入的食物会优先转化为糖原,以此补充身体糖原的缺失。而在平时吃,食物转成糖原的比例有限,多余热量更有可能变成脂肪的存在。一般而言,在运动后吃一样的食物不仅不会变胖,反而会减少脂肪的转化。运动后饮食等于白练?不少人有这么一个误区:运动后吃饭会抵消运动效果。辛苦运动流了一身汗,为了保证运动效果,再饿宁可饿着肚子。其实大可不必,从能量负平衡的角度来将,以减脂为目的的运动后吃饭,只需保证整体能量的摄入不变。可以这么操作,根据运动的时间段,将某一顿或二顿正餐分割出一部分来,作为运动后的营养摄入,而不是额外的加餐。此外,选择合适的食物很重要,如果你在运动后摄入高油脂高热量的火锅、高糖分高脂肪的甜品、美味的油炸食品,必定是会长胖的。当然,不论任何时间段,都应该避免食用类似的减肥杀手。再者,运动减脂的前提是有可观的能量消耗,本文提到的运动,是指中高强度,每次不低于40分钟的运动,并非走路、散步看风景。与其在这探讨运动后能否饮食,首先确保有一个科学、系统的运动计划。运动后吃什么,怎么吃?运动后饮食以补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为主,同时需要注意脂肪的摄入。在这推荐一些食物,平时常见的全麦面包、香蕉、玉米、南瓜、米饭、面条、馒头都富含碳水化合物,可以作为运动后的主食选择。可以把蛋清、牛奶、豆腐、各类瘦肉、海鲜作为蛋白质摄入的主要来源,碳水与蛋白质摄入比例为4:1,同时搭配一些果蔬,确保营养全面均衡的补充。能量摄入建议大卡以内,控制饭量,少量进食,以补充各类营养为主,不以填饱肚子为目的。理论上运动后越早进食效果越好,建议运动后20分钟-1小时进食为宜。把握运动后的饮食黄金期,防止运动疲劳,恢复体力,补充营养,增加运动信心,提高减脂效率。只要保证整体饮食的摄入量,运动后吃饭无疑是利大于弊。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别忘点赞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