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概况
哈工大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成立于年,依托哈工大一校三区资源优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国民经济主战场和世界科技前沿,培养具有国际化工业化特色的高端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和领军人才。
学院拥有软件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年学科评估排名第7,年排名A-,入选双一流计算机学科建设群。主要研究方向为服务计算与服务工程、智能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商务智能与大数据分析、面向服务的人工智能等,成果广泛应用于现代服务业、航天国防、智慧教育等领域,积累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学院倡导国际化办学,与美国、法国、爱尔兰、瑞典、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的10多所高校合作办学,MSE+X双硕士项目已实施15年,培养了近名中外研究生。学院与IBM、微软、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开展基于项目学习、创新创业实践、实训与实习,形成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机制,毕业生质量得到企业高度认可,工业化办学特色鲜明。
未来世界,软件为基!热忱邀请海内外英才投身哈工大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学科发展。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热情期待您的加入!
二.招聘学科及研究方向
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研究方向:
(1)互联网服务计算:服务计算理论与方法、服务网络与服务生态、服务自适应与自演化、服务组合与服务协同、服务推荐、业务分析与优化等。
(2)智能软件工程:AI驱动和面向AI的软件工程、推荐系统、自适应系统、程序合成等。
(3)程序测试与分析:软件测试、程序分析、程序验证、缺陷检测、故障定位、形式化方法、程序设计语言等。
(4)需求、建模和设计:需求工程、模型驱动工程、软件架构与设计、工具和环境、并行、分布式和并发系统、模型检验、形式化推理与验证等。
(5)软件演化:演化与维护、调试、程序理解、API设计与演化、配置管理、DevOps、软件重用、软件重构、逆向工程、软件可视化等。
(6)实证软件工程:软件仓库挖掘、应用程序商店分析、软件生态系统、定性研究方法等。
(7)软件安全与可靠性:软件安全、隐私、可靠性和安全性、性能、绿色和可持续技术。
(8)系统软件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信息物理系统、实时系统、编译器、操作系统等。
(9)新技术驱动的软件与服务技术:云+边缘+IoT融合的计算架构、移动计算架构与服务、业务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多媒体处理服务、区块链等。
(10)领域软件工程: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机器人与智慧家庭、数字文化创意、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工业互联网、商务智能、智慧教育、其他应用领域的软件与服务工程技术等。
学院为每位人才配备专职年轻教师实施“一对一”服务对接,从政策解读、生活适应、科研启动、学生对接、后续跟进等全方位、全流程、全时段做好人才服务工作,切实帮助人才落地生根,茁壮成长,快速融入,施展才华。
三.招聘对象
1引进人才“青年项目”
(一)申报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2.在国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应有3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国内取得博士学位的,应在海外从事教学或研究工作5年以上;
3.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
4.申请人引进后应全职回国工作;已经在国内工作的,回国时间应在一年内。
(二)薪酬待遇
1.提供年薪50-60万元;
2.提供科研经费-万元(含国家配套);
3.提供安家费万元(含国家补助);
4.配备独立办公室、博士生及研究空间;
5.入选“青年项目”后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2青年拔尖人才和准聘岗位
(一)申报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申报青年拔尖教授岗位者年龄一般应在35周岁以下;申报准聘教授岗位者年龄一般应在40周岁以下;申报青年拔尖副教授岗位者年龄一般应在32周岁以下;申报准聘副教授岗位者年龄一般应在35周岁以下;
2.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创新思维,为所从事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有成为该领域领军人物的潜质;
3.在所从事领域已取得较为突出的学术成绩,并获得学术界同行的认可;
4.校外申报人入选后应全职来校工作。
(二)薪酬待遇
1.青年拔尖教授和准聘教授岗位待遇:
(1)提供年薪35-40万元;
(2)科研启动经费30-万元;
(3)安家费和货币化住房补贴约60万元;
(4)配备独立办公室和研究空间。
2.青年拔尖副教授和准聘副教授岗位待遇:
(1)提供年薪35万元;
(2)科研启动经费10-20万元;
(3)安家费和货币化住房补贴约20万元;
(4)配备良好的工作环境。
3青年拔尖人才和准聘岗位师资博士后
(一)申报条件
1.在国内外知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30周岁;
2.申请人一般应具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或科研工作经历;
3.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具备成为所从事领域青年拔尖人才的潜质。
(二)薪酬待遇
1.提供年薪30万元;
2.为入选者提供周转房,以及其他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3.配备良好的工作环境。
四.应聘材料
详细个人简历,包括教育经历、工作履历、研究成果清单及5篇代表作、未来科研设想等。
五.简历提交渠道
请将应聘材料发送至以下邮箱:
thsu
hit.edu.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姓名”。
联系人:苏统华
六.学者风采
徐晓飞,教授/博导,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哈工大威海校区校长,软件工程学科带头人,CCF服务计算专委会主任,IEEE服务计算技术委员会杰出领导力奖获得者。研究兴趣包括服务工程与服务计算,提出大服务理论和服务互联网理论,发表学术论文余篇。
苏小红,教授/博导,哈尔滨工业大学智能软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黑龙江省教学名师,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省优秀教师称号,省师德先进个人获得者。研究方向为智能软件工程、智能程序测试与分析。承担20余项国家自然基金/计划项目。发表论文余篇,出版国家规划教材等10余本。
战德臣,教授/博导,全国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席会标准宣贯工作组组长,黑龙江省教学名师。研究兴趣包括新型软件体系结构、云服务与云计算,先后完成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0余项,发表论文余篇。研发的企业资源计划软件CERP在十多个行业50余家企业获得应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王忠杰,教授/博导,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副院长,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兴趣包括互联网服务工程与软件工程,承担国家、国家自然基金、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十余项,发表论文70余篇。
初佃辉,教授/博导,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兼软件学院院长,软件服务工程学科带头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研究兴趣包括服务工程与服务计算,现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大规模定制生产的网络协同制造平台研发”的首席科学家,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叶允明,教授/博导,深圳市互联网信息协同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兴趣包括互联网搜索、数据挖掘、海量数据管理等。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等10余项。获得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在IEEETKDE、PR等顶级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
吴翔虎,教授/硕导。研究兴趣包括嵌入式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软件可靠性工程、软件开发与测试工具等,承担/参与国家、重大项目1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防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一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文章30余篇。
王甜甜,副教授/硕导,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副院长,伦敦大学学院访问学者。研究兴趣包括智能软件工程、程序分析、教育信息化等。主持或参与了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5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苏统华,副教授/硕导,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副院长,英伟达GPU研究中心和教育中心负责人。研究兴趣包括模式识别与文字识别、智能人机交互软件等。出版专著2本,译著8本,获得2个国际手写汉字识别竞赛第一名,连续4年评为全国最佳GPU教育中心(者)。
陈鄞,副教授/硕导,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院长助理,首批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获奖教师。8年至今主讲编译原理、信息检索、自然语言处理、中文信息处理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获得哈工大教学优秀奖1次,主编教材3部。
涂志莹,副教授/硕导,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系副主任,服务科学与工程新工科专业负责人。研究兴趣包括服务工程与服务计算、知识工程。当前主要研究认知型服务中不确定性用户需求意图的识别,以及软件服务系统的自适应与自演化技术,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