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里ldquo最美rdquo

以化妆品为主题的大学院系,研究方向往往多元化、链条化,除包含原料的研发,也涵盖配方设计、检测检验等多方面。这样的优势在于学科内部的打通,易于实现对行业的整体服务。以下举北京工商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江南大学等数例进行说明。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化妆品中心是集研究、开发、中试、检测为一体,以产学研为特色的专业化妆品开发平台。中心主要开展化妆品功效添加剂、化妆品配方、化妆品功能与安全评价等领域的研究开发等工作。

中国化妆品研究中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皮肤科学为基础,以化妆品感官功效安全评价为保障,以政策法规和论坛培训为拓展,充分利用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化妆品植物(中草药)功效原料和中国特色化妆品,为政府和行业提供科技支撑,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逐步建成为培养符合化妆品行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科技教育基地、中国化妆品领域的技术活动中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化妆品产业创新研究基地和化妆品原料安全标准研究的重点实验室。

1.化妆品植物功效原料研究开发实验室

①化妆品植物功效原料的品质与安全性研究:植物取材部位、采集时间点、处理方式等条件对品质影响的研究;植物功效原料安全性及安全标准的研究。

②植物活性成分分离提取(工艺研究、规范):制备工艺的研究;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活性成分鉴定的研究。

③植物活性成分的功效关系研究:天然活性成分结构与独特作用机理的研究;独特的生物活性与皮肤科学的研究;药化、药理、植化在开发植物功效原料中的应用。

2.化妆品配方与技术研究开发

①基础研究:化妆品的发展历史,配方研究,中国人皮肤本底的研究等。

②理论研究:中医理论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中医体质与皮肤养生,化妆品皮肤适应性研究,典型功效的方剂研究等。

③技术研究:透皮吸收,包裹技术,缓释技术,其他技术等。

3.化妆品感官功效安全评价研究与应用的研究内容

①化妆品感官评价与流变学特性研究:

②化妆品功效评价方法研究;

③化妆品动物替代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④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⑤化妆品安全风险物质数据库建立。

4.政策法规研究与专业培训

①政策法规研究:研究化妆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法规。

②专业培训和人才培养:开办化妆品专业、专题培训班,化妆品学历班,化妆品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③学术交流:举办国际化妆品技术交流论坛、专题论坛。

④充分与北京日化协会相结合,为北京日化协会“化妆品功效评价专业技术委员会”、“中医体质与皮肤养生专业技术委员会”提供全方位支持。

近几年来中心已开发近百项产业化的产品或技术,共承担50余项纵向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省级项目10项;完成横向合作项目40多项,并成为12家企业技术依托单位。申报国家专利15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9项,两种产品列入国家级新产品计划。制订行业标准两部,出版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上百篇。

中心十分重视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工作。目前,中心已经同国内外数十家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既为厂家提供长期稳定的技术支持,也为中心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奠定了基础。

上海东方美谷产业研究院(IBV)是上海市“东方美谷”产业的重要支撑之一,由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共同规划与建设,建设面积平方米。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负责运营和管理。

上海东方美谷产业研究院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东方美谷产业园区为依托,以化妆品行业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为己任,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展化妆品原料开发、配方(制剂)技术、功效及安全性评价、产品设计、包装设计、营销管理等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培育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化妆品行业及东方美谷产业园区提高全方位技术服务。

美谷团队由具有近30年化妆品开发经验的博士、高级工程师及研究生梯队组成,同时研究院拥有先进、齐全的仪器设备,这也是使其成为权威研发机构之一的重要原因。其特色原料方面的研究,以皮肤科学为指导,研究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功效性、安全性及配方特性,对相应的化妆品应用提供科学基础。

另外,该大学依托“东方美谷”,又于年新成立了国内首个“国际化妆品学院”,旨在抓住上海建设美丽健康产业的战略机遇、顺应上海城市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打造全国一流的化妆品学科。

江南大学(前“无锡轻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源起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该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归属于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衍生于年的油脂专业,后依次更名为日用化工、轻工有机合成、精细化工专业。年,其精细化工专业获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年被国家轻工部批准为部级重点学科,年更名为“化学工程与工艺”。另外,该专业于年获批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年获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我国化工行业,尤其是表面活性剂、合成洗涤剂和化妆品等精细化工企业输送了大批工程技术人才。

浙江大学华南工业技术研究院是浙江大学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合作共建的开放式、国际化科技创新引擎与高端服务平台,是浙江大学在华南地区设立的独立事业法人单位。目前已引进浙江大学多个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以及12名高端创新人才,成立了10多个产业技术研究中心,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及软件著作权,开发了多个产品和样机,为广东省上百家企业提供了科技服务,同时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院企联合研发中心,直接或间接为企业实现近亿元产值。

研究方向:

(1)东方植物化妆品新原料开发与品质控制(2)GMPC基地建设(3)配方新技术及化妆品评价(4)化妆品文化建设

研究内容:为广东省日化企业提供从产品理念设计、配方研发、有效性评价、药事申请,至原料采购、生产、品质管理等的“一站式服务”。(1)开发我国特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化妆品新原料(2)配方新技术及化妆品评价研究(3)面向企业进行化妆品文化建设(4)建立全国示范性的GMPC基地,开展GMPC的培训和认证前辅导,承接高端OEM加工业务。

中国药科大学化妆品与皮肤健康(化妆品科学与工程)领域方向,依托于学校国家级一流专业,聚焦皮肤健康领域发展迅猛的化妆品行业,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以化妆品的开发为专业特色。

本领域方向以皮肤科学、化学、工程学、材料学、植物资源学、药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为基础,涵盖化妆品的配方设计、化妆品配制、安全生产、分析检测、安全与功效评价及卫生法规等化妆品应用开发和工程技术的全产业链条。促进学生将所学的皮肤生理、化妆品研发、化妆品相关法规和监管及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灵活应用到化妆品的应用开发中,成为能够从事化妆品行业中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创新型、高层次、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广东药科大学化妆品科学与技术专业隶属于药学一级学科,该专业结合广东药科大学的药学特色,其设置对完善化妆品专业技术人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广东药科大学是全国三所药科大学之一,也是三所药科大学中唯一有医医院支撑的。学校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自年建校基础图强医学堂创办以来,历经几代广药大人砥砺奋进,形成了“以药为主,药医结合,药工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鲜明办学特色。学校学科优势明显,以药学、中西医结合为龙头的大药学、大健康学科群完善。临床医学、化学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药学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并列第21位、广东省内并列第2,位居全部参评硕士授予权高校首位;中西医结合学科在、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3。

最早于年,学校就在应用化学本科专业下设置了化妆品科学与技术专业方向,依托学校药学类、医学类等学科,形成了“传统中草药与化妆品有机结合、生物制品与化妆品有机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开始招收并培养化妆品专业类人才。经过多年实践,目前已经在化妆品技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在人才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已经进行了长期的实践探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特色鲜明,体系完善。

化妆品科学与技术专业除开设四大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药物化学、药理学等基础课程外,同步开设了美容皮肤科学、表面活性剂化学、香精香料化学、化妆品工艺学、美容药物学、生物化妆品学、中药化妆品学、化妆品质量检测技术、化妆品安全性与功效性评价、化妆品微生物学、化妆品管理与法规、化妆品药理学、化妆品毒理学等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课程体系完善,培养素质全面。化妆品专业教材建设方面走在国内前列。广东药科大学系统编写了《化妆品功效分析实验》、《化妆品安全性分析实验》等系列八本化妆品专业实验教材,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为业内首套系统完善的化妆品专业实验教材,受到高校、检测机构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nanledxianshiping.com/zxrjkf/214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