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T产业发展报告发布,2015年产业

中国IT产业发展报告发布,年产业收入达15.4万亿

活动家

主题为“IT·智能·共享”的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于月27日在深圳举行,会议包括高端对话、主题论坛等活动。数字中国联合会常务理事李颖在会上发布的《中国IT产业发展报告》指出,年IT产业收入达到1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中国IT产业可以说完成了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的过度,目前正在由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

以下为《中国IT产业发展报告》内容,活动家略有删改:

IT产业综述:中国IT产业完成了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的过度,目前正在由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

原来这个报告开始的时候是基于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从去年开始,这个报告引用了一个框架,主要围绕产业供需两侧如何发展和新IT的需求,从四个纬度即产业的创新、发展、环境、辐射构建评价体系。

数据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横向数据来源,来自世界银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国际电信联盟、世界经济论坛等;二是纵向数据来源,主要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

按照这样一个整体框架,我们做了一个综合评价。今年这个评价的综合得分是65.5分,比去年增长了四分,应该说中国IT产业完成了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的过度,目前正在由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年,中国IT产业综合实力提升明显,中国位列八个国家中的第六位,仍处于第二梯队末端。

四个纬度的产业表现方面,分为四个指标:

第一个维度:产业规模、结构和效率。产业表现指数达7.1,较上年提升.1,提升速度略低于整体发展指数,突出表现在IT企业不断加强国际专利布局。年,IT产业收入达到1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收入突破11万亿,同比增长7.6%。

第二个维度:产业创新指数。主要的指标包括知识产权、研发投入、技术水平和上市公司表现,较上年提升.7至65.9,提升速度略低于整体发展指数,突出表现在IT企业不断加强国际专利布局。年,中国专利授权量前十位中有六家为IT企业。

第三个维度:产业环境的支护。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用户数量、政策法规、潜在人才规模和投融资等,达到69.8,较上年提升1.1,低于整体发展指数,对产业整体发展的贡献率降低。

第四个纬度:产业辐射指数。包括指正信息社会发展、支撑制造强国、对传统领域中的支撑和引领,为56.8,较上年提高6.7,提升速度高于产业整体发展指数。其中信息消费增长对产业辐射指数提升贡献最大。年,全国信息消费总额达到.2万亿元,同比增长14.%。

从这四个指标看下来,IT产业整体的创新能力和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效应还是增强得比较快,在贡献率和整个发展水平比较高。

中国IT领域的进展。

1、集成电路、基础软件、网络安全等基础领域发展迅速,对IT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网络安全成为国家大战略共识的大背景下,我国集成电路和基础软件去年取得了长足进步,标志性的是28纳米芯片实现规模量产,先进设计能力已经达到16比14纳米。

2、互联网上升到国家战略,激发了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活力。以BAT为代表的大企业,从各自优势出发,以资本、技术、用户等为纽带,向出行、餐饮本地生活、旅游、教育医疗等互联网+各领域全方位布局。

、移动互联网全面渗透到社会生活领域,新应用新模式不断涌现。年用户规模达到6.2亿,同比增长了11.%,移动互联网用户占互联网用户的比重由年的85.8%提升到90.1%。

4、物联网产业发展迎来重要机遇期,我国物联网标准建设滞后的短板正在逐步得到有效弥补,国家物联网标准已初成体系。年我国主导的窄带物联网标准和物联网安全关键技术标准被纳入国际标准,牵头完成《物联网功能框架与能力》国际标准;其次科技巨头纷纷布局物联网。

5、云计算已成为新的信息基础设施,年中国云计算的市场规模亿,同比增长42%。

6、接下来国家密集出台的大数据相关政策文件中,多领域实现落地应用。现在我国大数据产业已初步有了比较体系化的整体构架,数据资源还有产业产品技术相关领域的市场规模也会达到千亿。

7、接下来的智慧城市建设处于全面探索试点阶段,建设运营模式逐步清晰。我国的智慧城市全面开发,全面试点,各个城市各个主管部门部署智慧城市非常多。年国家大力支持公司PPP的模式,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科技巨头也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8、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制造业高端化。去年国务院出台了《中国制造》,将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九大战略任务之一,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一些重点领域涌现出利用信息化实现生产组织方式和服务模式创新的案例。

年及未来IT产业发展的展望。

第一,IT产业将引领经济新常态。

第二,5G通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区块链、脑神经网络。

第三,无人机、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智能装备为代表的科技有望进入规模化生产和应用阶段。

第四,消费互联网深度整合,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将更加深入,产业互联网的春天已经到来。

第五,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加速融合,IT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加速融合,服务创新促进产业链的价值提升,新型服务业加速发展。

以上是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上发布的《中国IT产业发展报告》的主要内容。更多峰会内容







































头部白癜风
北京有没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nanledxianshiping.com/rjkfjh/23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