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咏去世5年,哈文拒绝改嫁坚持赡养公婆,

年,央视的一线主持人李咏因疾病不幸去世,使得他的家人陷入了沉重的悲痛之中。

特别是李咏的父母。他们泪流满面地凝视着儿子的遗照。

就在那个时候,李咏的妻子哈文走了过来,抱住他们,安慰地说:“你们可以依靠我,这个家我来支撑。”

公婆听到儿媳的话后,更是泪流满面地哭了起来。

他们劝告哈文说:“孩子,你还很年轻,完全可以再寻觅另一个对象。”

在公婆面前,哈文郑重承诺:李咏是我深爱的人,我决不会再嫁他人。即使他不在了,我仍将视你们为亲人。

李咏去世已有5年,如今时光已逝,哈文的承诺是否兑现了呢?

01.

年,李咏和哈文在中国传媒大学结识。

他们俩都是同班同学,专业都是播音主持。

青春期是十九岁孩子最美丽的时期,也是他们迷人的时刻。

当时的哈文留着一头短发,笑容十分美丽,她身上散发出一种霸气的气质,走路时仿佛带着风。毫无疑问,李咏对她产生了心动的感觉。

李咏当时内心充满含蓄,他对哈文情有独钟却不敢启齿表白,于是每天都会在笔记本上画一幅哈文的肖像。

一次,哈文偶然发现了李咏的一个“小秘密”,于是毫不客气地揭开了这个隐秘的面纱。李咏和哈文就这样展开了一段恋爱。

他们是班里的第一对情侣,虽然不算是青梅竹马,但也可以说是一起长大的。

哈文和李咏在学校时,总是形影不离。

每当有空闲时间,他们就会坐在学校长椅上,似乎永远也说不完话来。

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娱乐八卦,只要一开口就能聊上一个下午,从未感到厌倦。

许多同学由于这段甜蜜的关系开始催促他们:“你们毕业后就赶快结婚吧,否则我都不相信爱情了。”

哈文一毕业,就带着李咏去见了父母。原以为两人情投意合,很快就能够赢得家长们的欢心。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哈文出生在一个高干家庭,享有富裕的家境,而李咏则是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双方的家庭背景有着很大的差异。哈文的父母期望她能够嫁给门当户对的人,因此他们并不赞成李咏和哈文的交往。

哈文和李咏一致表示,他们决定除了彼此谁也不嫁或娶,因为他们深信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

李咏听哈文说:“如果我们全家都听奶奶的话,去求求奶奶,或许会有好转的可能。”

转眼间,两人便迅速前往了哈文奶奶的家。他们随即展开了“滔滔不绝”的交谈,言辞华丽动人,让奶奶乐得合不拢嘴。

奶奶大力拍了一下手掌:“李咏这个孩子真不错,我很喜欢他。”奶奶已经表示同意,因此哈文的父母只好接受妥协。

他们还需要观察李咏一段时间,才能放心把女儿交给他。对他们来说,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才能放心把女儿交给李咏。

年,李咏步入央视,开始了自己的记者生涯。

他当上了天津电视台新闻部的记者,哈文。两位年轻情侣开始了一段异地恋。

哈文的父母当时还劝告女儿:“异地恋很少有好结果,你最好尽快放下对李咏的感情。”

那个年代,通讯方式并不是很发达,异地情侣的关系就要面临考验。

也许这个挑战对于其他人来说是很困难的,但对于哈文和李咏来说却是一种幸福。

在离家的那段时间,哈文每天都会跑到外面的电话亭,给李咏打电话,向他倾诉当天发生的故事。

每当有空闲时间,李咏就会前往天津和哈文见面。他还会带着礼物,有些是给哈文买的首饰,有些是给哈文父母买的保健品,除此之外。

李咏当时的薪水并不丰厚,但他愿意拿出大部分积蓄来照顾哈文。

哈文的父母对这种行为深感动,也对李咏表示了认可。

李咏和哈文在年得到家人的祝福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不久之后,哈文就被调到了央视经济部工作,开始担任导演一职,并成为了李咏的上级。

夫妻双方内心的不平衡源自于男强女弱这一定律。当那时,李咏正主持一档名为《天涯共此时》的节目。

因为他不太出名,所以很多观众对他的印象都比较平淡。

相反,哈文的情况则截然不同。

哈文双学位毕业,具备优秀能力和出色外貌,而且责任心强。每次节目播出时,她都会在观众席旁静候。宛如一幅迷人的景色。

每当有人得知李咏是哈文的丈夫时,都会感到惊讶:“一个如此普通的主持人,居然娶了如此厉害的妻子!”李咏听完这番话后,情绪变得很低落。

他认为自己实力不够,必须依靠妻子的声誉才能站稳脚跟。

或许是察觉到了丈夫的情绪,哈文笑着告诉他:“能成为名女人的丈夫,这样的男人非常不凡。他们所缺乏的,你都拥有,有时候我们需要更多地审视自己拥有的东西,而不是盯着自己缺少的。”

李咏因哈文的一句话而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他觉得妻子说了很多话,能够和妻子一起工作。这是大部分夫妻都向往却无法实现的事情。那他还有什么地方不满意呢?

李咏开始努力工作,他放平了心态李咏在年主持了央视节目《欢聚一堂》,并且同年还主持了《幸运52》。他在年还执导了央视著名的综艺选秀节目《非常6+1》。

李咏凭借这个节目一举成名,从那天起再也没有人敢小看他,他自信心十足。一旦男人有了钱,就常常会变得不好。

哈文的父母当时还担心李咏作为女婿会变坏,经常给哈文打电话,叮嘱她要多加留意李咏,不要让他跑掉。

哈文听父母的话,感到无法抑制地哭笑不得。

她笑着说,李咏如果没有了我,恐怕连家都回不了了。

李咏看上去很有男子气概,但实际上他私下非常依赖哈文。

李咏是一个方向感很差的人,每次开车都不注视道路。

一天,李咏下班后,开车回家的路上迷失了方向。

李咏慌张不已,急忙给哈文打“老婆,我现在在一个广告牌下面,你能告诉我回家的路吗?”

哈文听了丈夫的话,感到无奈至极。她迅速出门,一边询问着李咏的位置,一边朝他所在的方向前行。不得不承认,夫妻之间的默契真是令人感叹。

每当李咏迷路时,哈文总是能够找到他。然而这还远远不够。李咏找到哈文后,又开始展现“逞强”之态。

他竭力争辩着要亲自驾驶,以显示自己高超的驾驶技术。尽管哈文不太相信,但他还是依从了。哈文当时默默地祈祷:“愿一切顺利无阻。”

然而刚说完这句话,问题便突然出现了。

李咏当时正轻松自在地驾驶着,副驾驶座上坐着哈文。突然,他们从后视镜里看到一个老头一边追一边喊跟在他们车后。

哈文以为他们不小心伤到了老头,立刻就下车了。

老人厉声责备他们,问道:“你们开车的时候怎么回事?连馒头都能被后视镜挂走,居然毫不知情?”

李咏开车速度太慢,擦到路边,不小心撞掉了老头的馒头。

哈文和李咏迅速表示歉意,从那天起,哈文几乎没有再让李咏开车。李咏在哈文眼中,宛如一个需要呵护的孩子。

在李咏看来,哈文就像是一个孩子一样。

一晚,哈文突然想吃面条,然而发现外面的餐馆都已经关门了,没有办法满足他的愿望。

哈文躺在床上,不停地翻来覆去,偶尔撒娇说:“我好饿啊,要是有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就好了。”李咏了解哈文说的意思。

他毫不犹豫地站起身来,径直走向厨房。转眼间,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就出现在了房间里。

为了避免哈文受凉,李咏又将桌子移至床边,让她坐在床上进餐。

哈文在娘家的时候从未享受过如此优越的待遇。

哈文的父母听到这件事时,他们点了点头,表示他们认为“女儿没有选错人”。

哈文和李咏的父母看到夫妻俩如此恩爱,便开始催促他们要孩子。一开始,哈文和李咏并不打算要孩子。

他们认为只要夫妻关系融洽,就只想过属于他们两个的私密生活。

李咏的父母催促他们夫妇生孩子,因为两人年纪并不算大,生个孩子也更容易带,要是再推迟下去,生孩子的风险会增加,照顾孩子也会更费劲。

李咏因父母的催促而感到略微烦恼。他内心渴望劝说父母停止催促。

就在这时,哈文告诉他:“我们也确实该要个孩子了,这让爸妈放心,也让我们快乐,因为他们也是为了我们好。”

每当思考问题时,哈文总是会首先从他人的角度出发。

李咏深受哈文的孝心和懂事所感动,对此他心怀感激。

他握住哈文的手,感慨地对她说:“我能娶到你,真是我三世的幸运。”哈文之后迎来了一个女儿的诞生,她的名字是法图麦·李。

李咏的父母得知消息后,立即从老家飞奔到北京,全心照顾哈文。

在哈文这里,婆媳关系被人们认为是最难处理的,但实际上却易如反掌。

哈文当时正在坐月子,由于缺乏相关经验,每当感到热的时候她就会立刻去洗澡。老一辈人认为这是不可行的,在他们看来,月子期间不能洗澡。

本以为婆媳会因此事大吵一架,没想到哈文却老老实实地给了婆婆道歉,然后乖乖地回到床上,听从公婆的安排。

回家拜年这一行为,即便被称作小事,实际上却是一件重要的大事。

4年,李咏与倪萍、周涛等主持了央视春晚。春晚主持结束后,已是深夜时分。

觉得已经太晚了,而且工作地点离岳父岳母家相当近,于是他就径直前往岳父岳母家去拜年了。然而,李咏的父母并不认同这种做法。

他们家秉持着传统观念,认为合乎礼仪的做法是儿子带着媳妇先去男方家拜年,然后再去女方家。

李咏当时被李家父母告知此事时,还表示不理解,甚至觉得有些麻烦。但却是哈文非常尊重的。

她对李咏说:“这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以后爸爸妈妈说什么,我们就照着做,顺从孝顺的道理。他们养育我们不容易,听从他们的话也没什么委屈。”

李咏的父母听到哈文说的话,表情都露出了惊讶之色。

他们未曾想到儿媳会如此体贴入微。

婆婆立刻走上前去,紧紧地拥抱着哈文,称赞道:“你真是个好儿媳妇,有你在李家简直是我们的福气。”

哈文与公婆一直关系融洽,甚至在李咏与他们发生矛盾时,哈文也起到了调和作用。

常有外人说,那时候:“在讨论婚姻问题时,绝对不能以李咏和哈文为例,因为他们的生活不是生活,而是童话。”

0.

年,李咏正在化妆间准备台词。

就在他准备起身去卫生间的时候,突然感到头晕目眩,随即眼前一阵黑影,便晕倒在地。

工作医院,经过检查,发现李咏患上了喉癌。

听到这个消息,哈文吓得情绪崩溃,大声痛哭起来。暂时不要告诉爸妈,我不想让他们担心。李咏要求妻子保守这个秘密。

哈文点点头,随后的一天就给李咏办理了离职手续,接着他们便立即前往国外接受治疗。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到国外去接受治疗呢?哈文和李咏的女儿法图麦当时正在国外接受教育。

为了能在临终之前陪在妻女身边,李咏决定前往国外。李咏一抵达国外,医院。随即,他接到了父母的电话。

她接到哈文的电话时吓了一大跳,以为公婆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公婆只是希望简单询问一下他们的回来时间。

哈文耳边传来公婆的声音,他又回头看向病床上非常虚弱的李咏。家庭如此美好,却为何遭遇坎坷呢?

哈文突然感到垮掉,眼泪开始一颗一颗地流淌而下。

也许哈文的情绪有些异常,公婆立刻听出来了,声音很哽咽,他们立刻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吗?如果是李咏欺负你了,你放心地告诉我们,我们会帮你出气!”

哈文听到这番话,更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她内心想要哭泣,向公婆坦白一切,但又担心他们会为此而忧心,于是她强忍住泪水说:“没什么,我只是看电视剧的时候被感动得流了点眼泪。”

哈文搪塞了一句就挂断了电话,然后她便趴在床上哭泣不止。

哈文每天都在默默地祈祷,希望李咏能早日康复。尽管她以往从不相信奇迹,但现在她愿意做出改变。

然而,最终奇迹仍未出现。

年,经过了17个月的抗癌治疗,李咏离世。

哈文深陷无比痛苦之中,因为失去了心爱的人。她给公婆打了个电话,向他们说明了这件事情。

公公的承受能力更为坚强,只是默默地流下了眼泪。婆婆则直接哭得昏厥过去。

一家之中,所有人都深陷在悲伤的情绪中。

李咏刚走的那段时间,因为接受不了儿子离开的现实,婆婆每天都反复收看李咏主持的节目。

她一直不换频道,也不吃不喝,就专注地盯着那一幕,嘴里还反复念叨着:“儿子只是在睡觉,他没有离开。”

哈文很心疼,看着婆婆的模样。

她自发地拿起饭碗,想给婆婆喂食,但婆婆摇摇头,坚决拒绝了。

妈,如果你继续这样下去,身体会受不了的,李咏到时候看到了一定会很心疼的。哈文忍着泪水安慰她的婆婆。

她虽然无法接受李咏的离开,但眼下她还需要照顾家人,因此她必须保持坚强。由于工作繁忙,哈文无法每天都去看望公婆,因此他们决定将公婆接到北京住。

过去,哈文非常喜欢加班,对事业抱有很强的热情。自从丈夫去世后,她开始更加重视家庭。

哈文每天下班都是第一个离开工作岗位的,别人问她为什么突然走得那么早,她回答说:“我还得准备晚饭给公婆呢。”

哈文对待公婆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每天下班后不仅会给他们做饭,还会按时每月给他们寄生活费。

孩子,我们有自己的退休金,不需要动用你的钱。公婆并不打算花哈文的钱。

哈文坚持要给他们:“我和李咏都想尽孝心来照顾你们,这笔钱一定要收下,否则我会过不了自己的心,也会让李咏在天之灵感到不安。”

老两口听从了儿媳的建议。

然而,尽管他们的儿子已经离开了,理应哈儿和他们无太多关联,但他们仍需接受哈文的资助,这让老两口感到非常内疚。

即使回老家了,哈文仍然会定期给他们寄钱。每周末她都会给公婆打开视频电话,分享一些有趣的事情。

到年,李咏已经逝世5年,而哈文也已经年过半百,年届54。

春节时,哈文以女婿的身份来到新疆探望公婆,她慷慨地为他们购买了许多护肤品,令公婆感到非常高兴。

哈文的公婆拉着他的手,感叹地说:“孩子,你如此有才华、如此有能力,这些年来为何还没有找到另一半呢?”

这些年来,其实公婆一直在鼓励哈文再次寻找爱情。

毕竟哈文外貌出众,学识渊博,工作出色,而且年纪也不算太大,她完全有机会再找到一个条件不错的男士。

然而,哈文全盘拒绝了这一要求。

她对公婆说:“自从我嫁给李咏以来,我就视自己为李家的一员,也是你们的亲生女儿。我绝不会再嫁他人,也毫无意愿这样做。我只想尽心尽力地陪伴在女儿身旁,好好照顾你们的晚年生活。”

她说这番话时表现出了极其真诚的态度,而且内心深处也确实如此想。李咏去世后,哈文下定决心,决定永远不再结婚,全心照顾公婆。

公婆已经哭得泪流满面,他们听了哈文的话。

孩子,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们的亲生女儿了!

那天,全家人聚在一起,感动、释怀,期盼着未来。

岁月流转,当我们再次怀念哈文和李咏的爱情故事时。

让我不禁回想起了李咏曾在节目中说过的一句话。

我越来越害怕哈文了,当我平静地离开这个世界,这件事会让我感到不安。为什么我会如此害怕她呢?因为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nanledxianshiping.com/rjkfjh/230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