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工成士丨软件学院科技创新平台等你来体验

软件学院始终坚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工程教育的全过程。学院充分发挥工程教育优势,广泛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专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

创新精神是北航软件学院的核心基因

软件学院始终秉持“软件改变生活,创新引领未来”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宗旨,构建了“2平台+1机制”、贯穿本研一体的全方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生态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科技创新活动,强化思辨与实践能力。

?面向低年级本科生,重点激发创新动力,以“梦拓计划”为载体,组织梦拓科技之旅,组建科技兴趣小组,为学生创造科技实践机会;

?面向高年级本科生,重点培育项目精品,以“育鹰计划”和“科技训练营”平台为支撑,为学生配备学院和企业双导师,指导学生团队参加软件学院“创新杯”、北航“冯如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大赛、中国软件杯、全国“挑战杯”科技竞赛、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等科技竞赛,帮助学生积累科技实践经验,培养创新思维;

?面向所有本科生、研究生,促进本研一体,以创业孵化为目的,帮助学生在长期的科技实践创新活动中孕育作品,经过逐步的完善和锻造,最终培育出优秀的创业项目。

学院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通过建设联合实验室、推进校企科技竞赛和建立企业导师机制,整合校内外资源,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学院先后与阿里、百度、联想、IBM、新浪、中国移动等几十家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充分挖掘内外资源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学院为学生搭建了阶梯式提升的“学院-学校-国内-国际”科技创新平台,全方位营造科技创新氛围,为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引擎。

?学院积极推动社会优质资源向育人资源转化,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在联合培养学生、教师互聘、资源共享等方面建立更广泛的合作关系;

?学院不断寻求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主动联系和挖掘行业部门、科研院所、企业优势资源,积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统筹安排学生实习实践,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

?学院将深入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长效机制,规划建设一批协同育人、共建共享的实践基地或工程创新训练中心。

创新创业教育成果

年至年间,学院本科生参与冯如杯共获得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37项,三等奖47项,在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1项,银奖4项,铜奖4项。

其中,冯翀团队开发的“aLight桌面AR辅助”系统,参与第五届和第六届“互联网+”大赛,连续两届获得北京赛区金奖;参与第十二届首都“挑战杯”,获得金奖;参与第二十八和二十九届“冯如杯”竞赛,蝉联一等奖;参与OPPOTop5G创新大赛,获得人机交互赛道全球第二名;参与第二届中俄工业创新大赛,获得全球第四名。申请专利20余项。此外,冯翀团队创立的深光科技有限公司已获得千万级天使轮融资。冯翀同学还获评年度“北航榜样——创业拓梦之星”。

除此之外还有:

级邢慧钧团队,参加首届

全国大学生智能机电系统创新设计大赛

获得一等奖

级林未团队,参加

第八届“中国软件杯”并获得全国一等奖

级本科生冯翀团队,参加

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获得北京赛区一等奖

杜昊、王嘉翼、赵立晨团队,参与

第43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决赛

获得金牌

还等什么,快来看看他们的风采吧!

他们也有话要跟大家说哦~

冯翀

软件学院15级本科生

19级研究生

深光科技创始人

软件是现代信息科学产业的核心,对软件和算法感兴趣的同学,欢迎来软件学院学习。软件学院侧重实践,注重和产业界的联系,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现任软件学院科技辅导员,他本科期间多次参与校内外科技竞赛,连续两届获得冯如杯科技成果竞赛一等奖,“互联网+”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一等奖,成果申请多项专利。他也荣获年度北航榜样“创业拓梦之星”。

他带领团队成立深光科技,虽是初创团队,但已经获得了来自清华启迪基金的融资,并有2项专利和18项在申专利。

其团队打造的aLight桌面AR辅助系统是基于AR、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桌面投影交互辅助设备。接受用户语音或红外笔的输入,通过与桌面物品投影交互。让桌面纸质办公像使用计算机办公一样对纸质资料进行多语言翻译、搜题、数字笔记、一键百科等。

想知道他的创业故事么?那就点下面的链接吧

喜报

祝贺我院冯翀获得年度北航榜样“创业拓梦之星”!一起来看看他的创业故事。

林未

软件学院16级本科生

获得北航本科生最高荣誉

“沈元奖章”

士谔书院的学弟学妹们,听说你们快要选专业了,软件工程选它选它就选它!作为软件学院一名大四的老学长,必须给你们安利软件学院。在软件学院,你除了对Coding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外,还可以在众多相当好的老师的指导下感受知识的乐趣,还有各式各样的课余活动在等着你哦!或许,下一个在晚会中价值上万的头奖的人就是你,快来软件学院吧!

林未三年平均成绩和GPA均名列年级第一,68门课程成绩优秀,专业课优秀率达%。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连续三年被评为校级优秀生、校三好学生,被评为学院“领学之星”,获得高质量荣誉及奖学金数十项。

已有2篇高质量论文被接受,另有3篇论文投至SCIQ1期刊(总影响因子为14.69),具备北航博士毕业水平,成果覆盖多领域。参加多项科研项目,曾在酷暑时期带领实验室团队攻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项科研难题。获得第八届“中国软件杯”全国一等奖。作为立项人带领完成第十二届国家大创项目。

点下面的链接看看优秀怎么养成的吧!

喜报

祝贺我院级本科生林未获得北航本科生最高荣誉“沈元奖章”!

邢惠均

软件学院17级本科生

首届全国大学生

智能机电系统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

有些人曾经戏称咱们学院“养老”,但实际上这里是你想象不到的“硬核”。在这里,很多时候不是你在学知识,而是知识在学你。这是一段充实且快乐的经历,特别是当你能够直观的感受到知识的积累时;软院的特别之处在于,这里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里特别安利一下小学期,你能够发现组里的想法是多么的的层出不穷或者其乐无穷,以及人(在十天之内)的学习潜力真的是可以被逼出来的:)欢迎大家来软件学院感受这样marvelous的代码氛围!(他们说用English很international所以我先放个word在这里)

邢惠钧团队参加了首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机电系统创新设计大赛决赛,其项目“基于脑机接口的单兵作战无人武器控制系统”荣获全国一等奖。

邢惠钧团队瞄准大会主题--“智能机电系统创新设计与综合实践”,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SSVEP脑机接口的单兵作战无人武器控制系统。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可穿戴无源干电极传感器,成功探测到极微弱的稳态视觉诱发电位信号,并根据使用者注视LED刺激光源时大脑枕区信号的特征,让系统能够准确识别目光意图,最终实现仅通过注视即可完成对无人武器的控制。团队成员在参赛期间积极参与、攻坚克难,最终收获了累累硕果。

点下面的链接看看他们的获奖项目吧~

喜报

我院邢惠钧团队获得首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机电系统创新设计大赛中“一等奖”

梁也凡

软件学院10级本科生

14级研究生

启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创始人、CEO

在校期间斩获年中航工业第九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年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候选人、年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特等奖、年第八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年91金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24届“冯如杯”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等数十个大小奖项。其创立的启凡科技已获得万天使融资。

点下面的链接看看当时梁学长的采访吧!

对话“创青春”全国大创金奖梁也凡:启航人生,非凡精彩

杨远骋

软件学院04级本科生

新世相联合创始人

杨远骋是软件学院04级毕业生,新世相联合创始人,曾任纽交所上市公司事业部总经理、聚美优品移动事业部总经理。在校期间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学生会主席。

杨远骋是中国互联网最早一批产品经理之一。自年入行以来,他曾在百度和饭否工作,并在年创业推出街旁,是中国移动互联网早期最知名的app之一。后来加入聚美优品,担任移动事业部总经理,打造千万日销量级的电商产品,为聚美的移动化转型起到了很大作用。年联合创立新世相,成为「逃离北上广」「丢书大作战」「如果高考可以重来」等爆款刷屏活动的幕后军师。

来回顾一下他曾给软件学子带来的创业讲座吧

学习日

听优秀校友分享创业经验!优秀校友创业经历分享会暨学习日活动圆满成功

欧阳植昊

软件学院14级本科生

获得北航本科生最高荣誉

“沈元奖章”

欧阳植昊在校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学校科技、学习、竞赛等奖学金共8项,北航冯如杯科技、创业竞赛奖项5次,校三好学生3次。连续两年领导国家级大创和本科生创新训练计划(SRTP)。三年综合成绩排名1/。

欧阳植昊熟练演奏钢琴、小提琴等多种乐器;加入多个乐团,于国家大剧院等场合演出近百场;作为独立音乐人,创作分享近千页原创音乐;演奏视频获数十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nanledxianshiping.com/rjkf/218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