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民安康辞鼠岁,欢歌笑语迎牛年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过年春节俗称“过年”,关于这个名字有个很有趣的传说。相传古代有一只叫做“年”的怪兽,十分凶猛,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来到人类的聚集地,吞食牲畜伤害人命,于是人们把年每来一次的时间称为一年。后来人们发现年害怕红色和响声,于是人们就将红纸贴在门前,用火烧竹子来驱赶年。这就是贴对联和放鞭炮的由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转瞬间,春节跳着欢快的舞翩翩到来,家家户户都洋溢着新春的喜悦,人人披上象征吉祥的红色,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伴随着鞭炮鸣响,春节锣鼓张罗地拉开序幕。
小时候,我们早早买好漂亮的新衣服,却苦苦忍着等到大年初一才高高兴兴穿上身。全家出动的大扫除一定要让家里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物件都闪闪发光。贴春联用自己熬出来的糨糊,刷上墙似乎余温还在。每个人都熬夜守岁,也没有谁大年初一早上起不来。早早把自己收拾干净,拜完年后,还要再把自己打扮一番,然后一家人端端正正坐好,郑重地拍一张新年全家福。长大后的春节,我们似乎更有选择了,可以精简许多小时候的“麻烦事”,过年过得很“方便”。春节,似乎已经变得不再是一年当中最令人期待的、“物质和精神极大丰富”的一天。但要知道,“春节”,承载的不只是丰盛大餐,在盛宴、新衣的背后,蕴藏的是几千年来崇尚家庭团圆的民族文化,享受的是忙碌整年犒赏自己的仪式感,寄托着的是对未来日子美好的期许。冯骥才说:“浓浓的年味,其实是被我们自己的无知消解的。”了解自己文化,重视节日的价值,不再忽略精神上需求,才能让节日区别于生活中寻常的一天,让“年味儿”不再随往日的记忆淡去。
新年快乐牛气哄哄“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人们纷纷到户外,欣赏着美妙绝伦的烟花。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响声,烟花犹如一条银色的小蛇飞速地窜上漆黑的夜空,“啪嗒”,一朵朵瞬息万变的烟花,舞动着曼妙的身姿绽开她那一张张银白,浓绿,淡紫,赤红的笑脸,美不胜收,庞大的夜空宛如姹紫嫣红的百花园,五彩缤纷的烟花如同水晶般夺目耀眼,太美了!瞧,那烟花快速的飞上夜空,宛如孤傲的天使,全身被璀璨的金色环绕着,她鼎立在夜空中翩翩起舞,向人们展现他最美的容颜,。天空中绽放的花朵已经数不胜数,此起彼伏的烟花争奇斗艳,是向人们展现日新月异的幸福生活,大人们的欢笑声,小孩子们的尖叫声汇成一片坏了的海洋。
新年快乐!!!春节的来临,意味着春天将要降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人们在度过了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寒冬后,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糖果,有的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街道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货物琳琅满目,洋溢着浓烈的过年气氛。沉甸甸的馒头,热气腾腾的年糕,喜滋滋的心情,在雪花飘零的冬日,穿梭着忙碌的身影。日月更迭,季节变换,又是一年开始时,阳光暖暖的,时光慢慢的,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在微笑着。希望大家在年欢愉且胜意,万事皆可期!
恭喜发财大吉大利软件工程学院
排版编辑:鲍鹏程
图片来源:张茹萍
稿件来源:张茹萍毛金花娄华迪
责任校对:庞建辉陈仁浩
稿件审核:舒雄
软件工程学院官方
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