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就业指导中心
不想要更多就业派遣消息吗?
c-1.3,0-2.3-1-2.3-2.3V5.4c0-1.3,1-2.3,2.3-2.3h27.2c1.3,0,2.3,1,2.3,2.3v11.3C37.9,17.9,36.8,18.9,35.6,18.9z"> c0.4,1.2,1.6,2.2,3.5,2.9L17,14.8c-2-0.8-3.2-1.9-3.6-3.3c-0.2,0.6-0.4,1.1-0.7,1.5c-0.6,0.8-1.5,1.3-2.9,1.8l-0.3-0.4 c1.3-0.4,2.3-1,2.8-1.7c0.2-0.4,0.4-0.8,0.6-1.2H9.7V11H13c0.1-0.4,0.1-0.8,0.1-1.2V9.2h-3V8.7h4c0.3-0.5,0.6-1.2,0.9-1.9L15.5,7z M12.6,8.4l-0.4,0.2c-0.3-0.6-0.7-1.1-1-1.5l0.4-0.2C12,7.4,12.3,7.9,12.6,8.4z">如果你印象中“程序猿”的形象是身穿格子衫、内向朴素、整天埋头写代码,那么致诚书院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简称“计算机系”)本科生张兆旭会让你感到意外,阳光的外表、健硕的体型让人眼前一亮。在这个毕业季,张兆旭收获了南加州大学、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普渡大学、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八个全美排名前三十高校的全额奖学金直博offer,谈起取得的成绩时,他却回答“我只是一直做一些喜欢的事情罢了。”他喜欢编程,沉浸在代码的世界里遨游;他热衷学生工作,积极发挥一名党员的担当服务同学。他戏称,自己是热衷学生工作的软件工程界学术“后浪”。
01
专业:写代码让我“上头”,“笨”办法有好成效
因为向往南科大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理念与一流师资,张兆旭从山东省考进了南科大。大一时的Java编程基础课上,他第一次接触了计算机相关的知识,“相较于其他课程,我对Java编程课的兴趣尤为浓厚,编程的过程让我产生了非常大的满足感,一写起代码就会感到兴奋,甚至有些‘上头’,一遇到bug就迫切地想要将其‘消灭’。”所以在大二的时候,张兆旭就确定了学习计算机专业。在很多人眼中复杂枯燥的编程,在张兆旭眼中却是妙趣横生。他觉得编程是一个“自我斗争”的过程,一遍遍的排除bug,恰似人生中一次次自我反省、自我修正;计算机作业没有标准答案,只有输入和输出是固定的,中间的程序都由自己定义,“就好像人生的开始与结束大家都大同小异,但中间的路怎么走,取决于你自己。”随着学习的深入,他越来越享受编程的过程。
张兆旭学习计算机知识并非一路坦途。他坦言,自己进入大学时没有计算机基础,因此接受知识相对较慢。但张兆旭以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和双倍于他人的勤勉,克服了一路上的困难。比如,选一个靠前的座位,认真听讲,记下笔记,这些只是他每一节课的常规“操作”。而难度较大的课程,张兆旭还会录下重要的内容,回去反复观看钻研琢磨。
与学术导师刘烨庞合影
谈起他的学术导师、计算机系助理教授刘烨庞时,他的语气带着崇敬。和蔼可亲,为人谦虚,认真做科研,用心待学生,这是张兆旭眼中的刘烨庞。他回忆,刘烨庞给他提供的帮助是全方位的,从选题时指导性的提供建议,到课题最后的论文订正与修改,刘烨庞一直都给予支持和鼓励。刘烨庞教会他的不仅是学习与科研上的工匠精神,同时还有为人处事之道。
他一直把乔布斯说过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stayhungry,stayfoolish”。“这些年的学习生活经验告诉我,人一定有骄傲的时候,而这个时候也就是最不会有进步、最容易出差错的时候。”张兆旭表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高手如云的南科大,他努力去做人群中最“笨”的那个,虚心学习,不断改正自己的短处,发现别人身上的长处。
张兆旭获得国家奖学金
这种脚踏实地的态度一直延续到他的科研上。在做课题时,张兆旭与他的搭档亦是如此,一篇篇文章看,一个个过程找,这种看似有些“笨”的办法却行之有效。这样的钻研精神,不仅让他大三学年GPA达到3.90,在计算机系排名第一,获得了国家奖学金,还为他带来了一篇发表在知名国际会议的一作论文。
科研:敢闯敢试,从“懵”到成果在企业落地
02
因为享受编程时的创造感,张兆旭自然而然地开始接触起科研。
刚开始时,由于科研所需的知识与课堂上学习到的有不小的差别,张兆旭是“懵”的。计算机系课业本身的容量和难度都比较大,对于本科生来讲,要兼顾科研和课内学习还是比较困难的。“进入实验室后,我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一定要在大三结束前做出一些成果。”于是,他开始调整课程选择,让自己能够有一定的时间来做科研,并且高效利用上课以外的时间。实验室里优秀、勤奋的学长学姐以及同辈们也给了他许多帮助和分享。在组会上,遇到听不懂的地方或问题他都会积极提问,同时增加自己的论文阅读量。通过这种方式,他逐渐地找到了科研感觉和方向。
和每个初次接触科研的同学一样,张兆旭经历过挫折。但和大多数同学不同的是,张兆旭的第一个课题就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我的课题之前没有人做过,我们是第一个试着往动态语言那个方向走的。”而这样一个新鲜的课题,对于之前从未参与科研的张兆旭来说,尤为艰难。在缺乏相关文献与指导的情况下,张兆旭与同伴花费大量时间学习、总结,摸索。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他说:“你总会在探索的过程中有些惊喜的发现,就像旅途中闪现的美景,这会让你有极大的成就感。”
如同旅行者逐渐沉浸在沿途的美景中,张兆旭对科研的热忱伴随着他的一次次思考与创造而愈发浓厚。经过不懈的努力,他在软件分析与演化领域顶级国际会议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并受邀做学术报告。他在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软件工程实验室(软工世界排名前五)参加暑期科研项目,获得教授强烈推荐并多次邀请读博。
张兆旭还积极参与企业的研究课题。他参与“南科大-华为”联合课题,获两项国自然基金项目支持。该课题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