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IT工程师,你是不是经常白天奔波于公司和客户之间,晚上回家陪家人和孩子。除此之外,还要尽可能挤出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来进行知识技能升级。同时,不断攀升的房价和孩子无止境的学习班让我们心理和腰包倍感压力。
大家很自然就想到,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情况是否在西方国家就迎刃而解了?大家是否经常在网上看到很多信息宣传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好,免费医疗,免费教育。难道真的可以衣食无忧,直接开启养老模式?
带着这些问题,从一个网络工程师的视角和切身体会来讲述下海外IT工程师的工作及生活,希望能够抛砖引玉,让大家对西方国家的福利系统和日常工作生活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在国外上班什么感觉?
因为我本人在国内已经有多年工作经验,所以来到新西兰工作以后,通过对比能够明显的感觉得到工作氛围的差异。先抛答案吧:总的来说,身体压力相对国内来说并没有降低多少,但是心理压力相对小得多。
所谓的身体压力,简单来说就是无论在国内外,每周都需要工作40小时。体力消耗是差不多的。作为网络工程师,免不了半夜割接加班等情况,这个在国外也有,但是相对不多,频率比较低。大概一年有个十次左右。这个需要视情况和工作量而定。
而心里压力,同事之间信任度较高,领导相对不是太官僚。更重要的是,客户比较友好。所以工程师也好,其他人也好,都能够把自己的精力专注于工作本身,而不是其他杂事。最终提高了工作效率,幸福感也很强。
我还记得我上班一段时间以后,某天下班回家老婆问我为啥回来面带微笑,是不是在路上捡到钱了?我回答道:主要是工作很有成就感和幸福感,每天都很开心啊。
就拿平常工作的例子来说,某天公司委派的医院现场整理光纤的时候,不小心弄掉了一根核心交换机之间互联的光纤,医院网络中断3分钟。换在国内这是一场非常大的事故,公司领导可能会被客户拉去多次谈话,对肇事员工而言,后面日子估计不会太好过。
但令我惊讶的是,最后是客户的IT部门主动把责任扛下来了,只是给整理光纤的技术人员打了一个招呼,下次务必小心谨慎。同时把故障问题报给我们,让我们检查是否已经恢复正常,并询问是否有其他技术方法能够避免这一次事故,并加以实施。
这个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震惊之余感叹原来事情也可以有另一种解决办法。
为了让大家了解海外工程师的日常工作,下面列出了某个普通工作日的作息表:
打咖啡背后的故事
我出国之前,看过美剧等电视剧,经常看到他们喝咖啡,在国内的时候自己还没事去买点速溶咖啡也学着喝喝。但是总觉得没有到那种每天必喝的地步。直到自己来了西方国家,并融入本地人生活以后才知道,咖啡于西方国家人民而言,就好比广东人喝早茶,成都人泡茶馆,河南人喝胡辣汤一样。喝咖啡不仅仅是提神,更是一种习惯,从更高层面来说,它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交方式。
从喝咖啡的方式,可以把人分为两类:
一类人是在公司餐厅弄速溶咖啡,或者有咖啡机的话,就用咖啡机+牛奶自己打一杯。给自己提提神,有干劲儿做工作。如果带有小吃的话,顺便就吃吃东西补补体力。(其实总共没上多久时间班,就开始补体力了,醉!)
另外一类人,就是成群结队的去隔壁咖啡店买咖啡,顺便买点小蛋糕甜点之类的。以我们部门为例,到点以后,某个工程师吆喝,谁去喝咖啡的。然后云集响应,就浩浩荡荡的去买咖啡了。整个工程师tam的办公室空空荡荡。
当然这成群结队并不是某个部门的特例,基本上各个部门都有,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咖啡店里面全是某个公司的人,高到CEO管理层级别,低到普通员工,时不时经常遇见。基本上大家在等咖啡和喝咖啡这十几分钟会聊聊工作,聊聊生活,扯扯淡。特别有利于同事之间增进感情。
说到咖啡这一点,我不得不提提印度人和咱中国人的对比。有很多咱国人,无论在国内国外,都特别鄙视阿三哥。但是,有些事情不得不服,例如在美国的顶尖公司高管里面,印度人的数量是远远高于中国人。按道理同是外国人,为什么他们这么能混?
我个人观察并总结如下:
1.印度是英国殖民地,所以自然而然的,英语能力比中国人突出的多。(知道大家要吐槽印度式英语了,完全听不懂,对吧?)虽然咱中国人听他们的英文很费力,但是对本地人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就好比北方人听南方人讲普通话一样,虽然略带口音,但是基本上都明白他们在说啥。
2.印度人特别会搞社交,不说其他方面,就光打咖啡这一件事情来说,每次去买咖啡,都会有印度同事去,而且借着英语底子好的缘故,特别容易和大家打成一片。潜移默化的,在后续升职加薪,他们自然会被老板更加的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的吗天津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