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了激发我校学生的钻研和创新精神,加强软件设计的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能施展自我的舞台,也为了加大软件设计大赛的参与度,让参赛选手有充足的软件开发时间,于年10月份正式启动广州软件学院第十九届软件设计大赛。年10月26日,软件工程系学生会学术部于A课室召开“你有疑惑,“‘我’来解答”的答疑讲座,出席本次大会的有软件工程系教工党支党员专业教育团队成员朱晓凤老师、肖佳老师、张志威老师,参与本次大会的有全校同学。
大会现场
会议伊始,蔡吉燕同学介绍莅临本次大会的评委老师,并对他们表示热烈的欢迎,接着对本次答疑讲座流程、赛制规则、评分细则进行讲解。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本次大会交流经验,吸取有用的方法,找出自己的不足。
评委老师合影
蔡吉燕同学讲解评分细则
接着,由朱晓凤老师,肖佳老师、张志威老师分别对选手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系的解答并且指出可行性建议。
朱晓凤老师讲解
肖佳老师讲解
张志威老师讲解
问题汇总如下,请注意查收!
1、问:关于参考社会已有的设备,增加一些社会需要的功能,可以算作创新吗?
答:可以。其实对大家来说,从零到一,从无到有是挺困难的,所以做到人有我优,及改善和提升已有的东西,也可以算是创新。
2、问:作品的完成度要达到什么程度?
答:这是概念组,大家提交的文档就是你们的作品,也就是你们的创意策划书,概念组重点还是拼想法,拼创新。
3、问:可行性的要求是需要具体到什么程度?
答:概念组虽是拼想法,但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即具备可以实现的基础,但可以不具备完全实现的基础。
4、问:概念组是否需要考虑实施的难度?
答:我们是不考虑实施的难度的,我们只关心能不能实施,能有多大的机率去实施。
5、问:关于对APP的设计概念的设计图、宣传图如何制作?
答:实际上说的是系统原型图。不专业的工具比如电脑的画图功能、PPT或者Word文档中的画图功能;专业的比如一些制作系统原型图的软件。
6、问:团队与作品的实践性应如何写?
答:实践性指的是团队的成员和实施之间的挂钩和匹配,应该说明团队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情况等。
紧接着进行大会的第三个流程,同学们进行现场的提问,同学们在认真的听讲后并积极指出他们的疑惑,老师对他们的疑惑进行详细的解答。
1、问:有往届参赛作品可以进行参考吗?
答: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