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质量研究所

1

团队简介

南京大学软件质量研究所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徐宝文教授的带领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长期从事程序分析、度量与测试以及程序语言的设计、实现与优化等工作。目前团队共有两名教授、三位副教授(高工)、两名助理研究员、十余位博士研究生以及40余位硕士研究生。

本团队指导学生10多人次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全国软件工程学科第一篇百优博士论文)、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微软学者奖、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一等奖。成员以第一获奖者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自然科学)一等奖四次、省部级科技进步(自然科学)二等奖五次、三四等奖若干次。

2

研究方向

实验室目前在以下五个方向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欢迎同学们加入其中任意一个方向。我们将为同学们提供全力的支持及国际先进的培养,帮助同学们成长为计算机科学方面一流的人才。

软件分析与度量:面向大型软件系统,研究新的分析及度量方法,用以发现软件缺陷,提高软件质量。需要钻研的核心技术包括:动静态程序分析,程序度量,缺陷预测等。

软件调试与测试:面向如高并发系统,操作系统等大型复杂系统,研究新的技术与方法,保障该类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面向经典软件质量保障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需要钻研的核心技术包括:软件测试,软件调试,符号执行,测试用例生成,动静态程序分析等。

计算机程序语言设计、分析、重构与实现:面向计算机程序语言,分析各类语言特点,并进行语言的重构及优化。需要钻研的核心技术包括:计算机程序语言的分析,编译原理,编译器优化等。

软件大数据与生态系统:面向代码大数据,软件生态系统等展开挖掘分析,研究工程实践规律;并利用大数据提出自动化,智能化的软件工程方法,辅助工程实践。需要钻研的核心技术包括:软件仓库挖掘,自动化软件工程技术,静态程序分析等。

智能软件的开发、分析与测试:面向如自动驾驶系统,智能家居系统,智能推荐系统等智能软件的开发,分析,测试提出新的技术与方法,保障智能软件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需要钻研的核心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应用及实现,软件测试。

我们积极组织并参与国内外相关学术活动,与美、英、加、澳、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及院校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我们先后组织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0多次,出版学术会议论文集20多本,担任国际学术会议主席、程序委员会主席、分组会议主席、程序委员会委员等余次。此外,每学年都推荐组里优秀学生赴美国普渡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院校进行为期3个月至2年的访问交流。

3

毕业生就业及深造情况

实验室毕业生就业及深造情况一直较为优异。近五年毕业生多人拿到SpecialOffer,及海内外名校深造Offer。部分同学就业及深造情况如下(只统计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情况):

徐兆桂():华为SpecialOffer

朱硕斐():ThePennsStateUnversity

陈芝菲():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

邹卫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

马皖莹():华为17职级

张旭():字节跳动

黄文钦():网易游戏

4

软硬件支持

实验室可以给同学们提供充足的硬件资源:每位研究生都有自己的高性能台式机;充足的GPU和CPU服务器;

实验室的同学有每年至少一次,无上限的支持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访学的机会;

实验室与Purdue、UCL、UCI、ETH、Waterloo、新加坡南洋理工、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组保持极其良好的关系,我们支持同学们去交流,访学,深造;

实验室每年有两次以上的旅行,开展团队活动与游戏。

5

培养方式

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团队所有老师均以学生个人兴趣及发展为核心。在实验室研究方向的框架下,同学们有绝对的自由探索自身感兴趣的技术,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实验室老师的职责是手把手地帮助同学们解决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跳过一些不必要的坑,在软硬件方面保障同学们完成自己的探索。

6

学生成就

软件质量研究所成立三十多年来,同学们在各行各业成就斐然,这是我们最大的荣誉,也是同学们未来的强力支持。

同学们获得的部分学术奖项如下:

全国优秀博士毕业论文

多次江苏省优秀博士,硕士毕业论文

CCF青年科学家奖

两次微软青年学者奖

部分毕业生目前的工作如下:

屈波,世界顶级黑客,微软黑客贡献榜MSRC全球Top10

陈振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星环科技首席工程师

陈琴(霜波),天猫质量总监

谢晓园,武汉大学教授、博导

7

过去的成绩

软件质量研究所的老师与同学们取得了很多成绩,在此列举部分如下:

各类奖项:全球首次软件领域顶级会议FSEDistinguishedArtifactAward(设立至今国内唯一获奖);全国首次软件工程方向首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计算机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四次省部级科技进步(自然科学)一等奖;

理论研究:在包括领域内顶级期刊会议(TOSEM、TSE、ICSE、FSE、IJCAI、ASE、ISSTA)上发表论文余篇;

系统研发:CRL/Ada语言及其生成系统;Ada程序分析与理解系统APAUS;Ada逆向工程与软件维护支撑系统ARMS;嵌入式软件测试支撑系统ETS;软件质量保证支撑系统SQAS;深度学习可视化工具NeuralVis;

著作译作:C语言圣经《C语言程序设计》译者、《新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系列教材》与《实用软件详解从书》编委会主任。

8

联系方式

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通过邮件或QQ联系到实验室的老师,在学校的同学可以邮件约老师面谈。

徐宝文教授Email:bwxu

nju.edu.cn

周毓明教授Email:zhouyuming

nju.edu.cnQQ:

陈林副教授Email:lchen

nju.edu.cn

许蕾副教授Email:xlei

nju.edu.cn

卢红敏博士Email:hmlu

nju.edu.cn

李言辉助理研究员Email:yanhuili

nju.edu.cn

冯洋助理研究员Email:fengyang

nju.edu.c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nanledxianshiping.com/zxrjkf/192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