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大健康产业前景及趋势分析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指导思想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基本理念。《建议》强调,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涉及人民健康,《建议》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等一系列规划、目标和措施。
中国健康产业的政策解读
党的十八大曾明确提出了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健康是促进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必然条件,并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疾病为主,完善国民健康的政策。
年8月8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近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发〔〕43号文,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国家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战略任务和改革举措。《规划》全文近7万字,30多次提及生物医药,指出通过持续攻克新药创制、传染病防治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加快中医药服务现代化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数字诊疗装备国产化、高端化、品牌化,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同时,对相关领域给予了扶持政策。
年8月19-20国家主席习近平于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到年健康产业将达8万亿规模
伴随“十三五”规划建议落地,健康中国正式升级至“国家战略”。为开辟大健康产业的商业蓝海,国内企业纷纷提出了“再创业”战略,这轮创业就是要顺应全球经济的发展潮流,依托大健康行业,实现提速增量、跨界融合、创新发展。
“大健康是继IT业后的阳光产业,世界各国都在 四、结语
健康产业已成为全球热点,继蒸汽机引发“机械化时代”以及后来的“电气化时代”“计算机时代”和“信息网络时代”之后,当前已经到来是“健康保健时代”,而健康产业也将成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新经济焦点。我国正在努力的将大健康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新经济常态下稳步发展,构建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