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聘天下英才智能软件与系统新技术研究所期

伤痕处变白是怎么回事 http://www.bdfyy999.com/bdf/zhuanjiadayi/changjianwenda/7377.html
01—基本情况面向新时代智能化软件技术发展和智能系统建设需求,依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一级学科中动态智能化软件工程技术学科方向和学校两个国家“双一流”学科之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体系结构与领域软件工程学科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于年12月成立了智能软件与系统新技术研究所(IntelligentSoftwareandSystemInstitute,ISSI),致力于智能软件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系统建设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智能软件(IntelligenceSoftware)研究如何将计算智能、数据科学、机器学习等智能化理论、模型、方法和技术应用于软件构造、运行和演化等软件工程活动中,通过软件智能化技术提升软件研发与运维质量,并研究构建具有知识学习、环境认知与问题推理等类人智能特征和智能行为的软件系统的开发方法学。智能系统(IntelligenceSystem)是由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汇集而成的针对某一个方面应用的智能集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技术含量及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智能系统已经深入各行各业和不同领域。研究所重点研究智能软件理论、模型、方法和关键技术,研发智能系统,并服务于相关领域应用的智能化需求。目前,智能软件与系统新技术研究所拥有专职教师16人,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8人,讲师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3人。研究所现有在校博士生7人,硕士生人。近年来,研究所教师承担了一批国家重大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防重点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归国人员基金、国防“十三五”预研、国防装备型号等国家委派项目,以及与中电集团、中航工业集团、航天科技集团、华为、腾讯、阿里、中兴等研究所和企业开展的合作项目,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授权和转化专利以及软件著作权余项,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国内影响力。02—研究方向

1-面向动态复杂环境智能软件开发方法与运维技术

本方向以多智能体和群体智能技术为基础,研究基于群体智慧的智能软件系统开发方法与关键技术。基于智能体自治性、主动性、动态性等智能特性,围绕面向多智能体软件工程(AOSE)方法学,开展动态软件体系结构、软件在线演化、软件自适应和自优化、软件智能运维以及智能决策支持方法等研究工作。累计承担国家重大项目课题、国防重点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等30余项国家研究课题,并与国内知名企业与研究机构开展合作,产出众多高水平科研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智慧金融等多个领域。2-知识驱动的认知计算理论与智能交互技术本方向以语义计算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为基础,通过研究大规模异构多源数据的知识抽取、知识融合、知识理解和智能对话等关键技术,构建以知识图谱和认知图谱为核心的认知计算理论框架,为基于知识的智能交互软件系统和自主决策服务提供支撑。累计承担了省部级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装备型号研制、国防预研及与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研发项目共计30余项,相关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国家安全、医疗健康和客户服务等领域。3-复杂自然场景下智能感知理论与技术

本方向以建立智能体及智能系统对自然环境的感知理论与技术为目标,针对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军用机器人等应用领域,研究感器信息的快速感知、精准分析、语义理解、知识推理及环境预测等内容,构建开放环境下具备主动感知、动态适应能力的智能系统,以提升工业领域系统在自适应资源协调、自优化任务分配、自动化动态控制方面的能力。累计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0余项课题,在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余篇,相关成果已经应用在智能制造、无人仓储等多个领域。

4-基于无源感知的智能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本方向以复杂环境中智能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为目标,通过研究环境中已高密度部署的Wi-Fi、基站、射频标签、声学等相干信源,构建具备高带宽、环境穿透能力以及分辨率可线性提升的被动式无源感知环境智能化系统,为自主可控的多维协同感知及智能化系统提供技术支撑。累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课题,在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余篇,相关成果已经应用于工业互联网、国防等领域。

5-面向高动态战场特性的智能软件系统关键技术本方向以高动态战场特性为应用场景,研究人机深度融合、态势感知预测、联控决策支持、智能装备健康监测、跨域智能协同、嵌入式云系统、韧性系统构造等内容,突破战场环境智能软件系统关键技术和应用模式,支撑特定领域的智能化软件系统建设。累计承担国防、重点武器研发、军内科研等10多项国防课题。并与国内知名企业与研究机构开展合作,产出众多高水平科研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应用于国防建设、指挥控制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6-“智能软件+X”前沿交叉关键技术与典型应用

本方向将计算智能、数据科学、机器学习等智能化应用领域发展前沿与软件技术结合,研究智能软件系统与不同应用领域交叉融合中的应用模式、应用场景和系统集成攻关技术,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推动前沿技术创新,引领交叉学科发展,为响应国家需求、促进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作出独特的、引领性的贡献和服务。

03

宗旨愿景智能软件与系统新技术研究所以“智能引领创新,服务国家科技发展;软件驱动变革,培育国家栋梁之才”作为宗旨。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家科技创新发展与改革需要,同步国际国内学术前沿,开展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和综合性的智能软件与智能系统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努力建成本领域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等学校一流学术科研机构。预期3年内引进国内外专家10~20人,其中柔性引进3~5人(华山讲席/讲座教授),全职引进8~16人,期待相关研究方向的人才加盟~!

04

人才招聘I.拟聘岗位拟聘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拟聘岗位类型全职岗位:“华山学者”全职岗位/一般专任教师岗位/博士后/专职科研岗兼职岗位:“华山学者”兼职岗位一级学科名称软件工程所属学科方向动态智能化软件工程技术师资队伍现状该科学方向共16人,教授3人,博导3人。师资队伍规划预期3年内引进国内外专家10~20人,其中柔性引进3~5人(华山讲席/讲座教授),全职引进8~16人。学科负责人李青山教授拟聘请数量年,不少于4人联系方式qshli

mail.xidian.edu.cnII.岗位描述一、全职岗位(8~16人)

华山学者

华山杰出/领军教授:1~2人,在动态智能化软件工程技术、系统软件、智能系统、软件与人工智能前沿交叉领域等方面具有高的学术造诣,具有创新性、战略性思维,已取得突出创新成果,承担过国家、国防重点科研项目或在人才培养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的领军学者。年薪制,薪酬标准:60~万元/年。

华山特聘教授:1~3人,在动态智能化软件工程技术、系统软件、智能系统、软件与人工智能前沿交叉领域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有良好的创新发展潜力,有国家、国防重点科研项目经历,在所从事领域已具有良好专业影响的优秀学术或技术带头人。年薪制,薪酬标准:35~45万元/年。

华山菁英教授/副教授:1~3人,在动态智能化软件工程技术、系统软件、智能系统、软件与人工智能前沿交叉领域等方面具有显著业绩,初次申请该岗位的博士后或者应届博士原则上应具有海外学位或一年以上海外研修/工作经历。年薪制,薪酬标准:30~35万元/年。

华山准聘副教授:3~5人,在相关学术领域已有较好业绩,经培养能够快速成为支撑教学、科研工作的主要力量,并具有成为学术骨干潜力的青年人才。年薪制,薪酬标准:20~25万元/年。

一般专任教师岗位

拟聘4-6人,在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取得博士学位;在动态智能化软件工程技术、系统软件、智能系统、软件与人工智能前沿交叉领域已有明显业绩,具有成为学术骨干的潜质与独立开展教学科研的能力。薪酬标准: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为基本工资+岗位绩效。

博士后

在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取得博士学位;在动态智能化软件工程技术、系统软件、智能系统、软件与人工智能前沿交叉领域已有明显业绩,研究项目具有发展前景。年薪制,薪酬标准:20~25万元/年。

专职科研岗

首席研究员: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校学科与大平台建设、牵头谋划大项目大工程、显著提升科研创新实力为主要职责;年龄原则不超过50周岁。年薪制,薪酬标准:50万元/年。

研究员/副研究员:主要协助团队负责人提升团队科研创新能力,组织或承担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技术开发等科研工作;研究员年龄原则不超过45周岁,副研究员年龄原则不超过40周岁。年薪制,薪酬标准:20~40万元/年。

助理研究员:主要承担或辅助进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技术开发、实验测试等研究工作;年龄原则不超过40周岁。年薪制,薪酬标准:18~25万元/年。

二、兼职岗位(3~5人)

华山讲席教授:在动态智能化软件工程技术、系统软件、智能系统、软件与人工智能前沿交叉领域方面学术造诣高,在学术前沿获得重大突破,或在技术上取得根本性创新,产生深远、积极影响的国际顶尖学者。

薪酬标准0-元/天。

华山讲座教授:在动态智能化软件工程技术、系统软件、智能系统、软件与人工智能前沿交叉领域方面学术造诣较高,在本研究领域内取得公认的重要成果和影响力。

薪酬标准0-0元/天。

III.任职资格一、全职岗位华山学者

华山杰出/领军教授:在基础前沿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上获得原始创新或重大突破,或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符合研究所发展需要,通过学校评审的杰出人才;或者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或者获得国际级奖励;或者国家级科研平台负责人等。

华山特聘教授:已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重点领域崭露头角,获得较高专业成就,符合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经聘用单位推荐并通过学校评审的优秀人才;入选国家级/省部级青年人才项目;或者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或主持国家级重点项目等。

华山菁英教授或副教授岗位:菁英教授年龄一般不超过43周岁,菁英副教授一般不超过38周岁;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的发展潜质,基本达到或在一个聘期内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或者为已入选省部级青年人才项目。

华山准聘副教授:具有海内外院校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32周岁,具有博士后经历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未满足上述条件,具体条件可一事一议。

一般专任教师岗位

研究生学历,在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获得博士学位。一般情况,正高不超过43周岁,副高不超过38周岁,博士后不超过35周岁,博士不超过32周岁。

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在本领域国内外知名期刊或者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如具有博士后工作经历,需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

博士后岗位

在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取得博士学位;

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的博士毕业生,年龄不超过35周岁。

专职科研岗

首席研究员:具备在海内外大学或研究机构工作,行业内具备一定影响力的高级职称人员;或者是行业内知名企业重要岗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是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首席专家或核心成员。

研究员/副研究员:具备海内外大学或研究机构高级职称人员;或是行业内知名企业具有丰富的技术研发经验或较强工程能力的高级职称人员;或是海内外大学或研究机构优秀博士后或博士生。

助理研究员:在海内外大学优势学科获得硕士或以上学位;有较强的技术研发或工程应用能力。

二、兼职岗位

华山讲席教授:热心教育和科学研究,关心学校发展,能与我校教授开展实质性合作;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或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或特等奖第一完成人;或国家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第一完成人;或所在国家科学院或工程院及相当机构的院士、ACM/IEEE/AAAI等权威学术组织的Fellow等。

华山讲座教授:热心教育和科学研究,关心学校发展,能与我校教授开展实质性合作;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65周岁,一般为国内外正教授或相当职务;每年在我校累计工作两个月以上。

IV.岗位职责类别概述内容描述华山讲席/讲座教授讲学讲座、人才引育、与研究所教师开展实质性合作

推荐国家级人才项目有效候选人,举办学术报告/讲座,开设课程,指导青年教师,承担重大科研课题,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交流访问,研究生联合培养。

华山杰出/领军/特聘教授人才引育、人才培养、基础前沿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突破推荐人才项目有效候选人,指导青年教师,培养研究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课题。华山菁英教授/菁英副教授人才培养、入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计划、前沿科技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指导青年教师,申报省部级以上人才项目,承担或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华山准聘副教授培养入选者教学、科研能力和学术发展潜力承担主讲本科/研究生课程,申报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发表本领域突破性进展或具有国际影响力论文。一般专任教师岗位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承担主讲本科/研究生课程,指导培养本科生/研究生,承担科研项目,参与学院/研究所公共事务。博士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指导培养本科生/研究生,承担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首席研究员科学研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校学科与大平台建设、牵头谋划大项目大工程、显著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科学研究组织或承担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技术开发、实验测试等研究工作。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nanledxianshiping.com/rjkflc/193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