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成立于年9月,由原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和计算中心合并而成,现任院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教授。原软件学院成立于年1月,是全国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也是全国师范院校唯一获准成立的示范性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成立于年9月,为全国师范院校中最早成立者,长期致力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在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软件工程学科位列全国A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位列B+。
1
培养计划
学院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国际化信息技术人才,下设五个系一个中心,即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软件科学与技术系、人工智能系、嵌入式软件与系统系、密码与网络安全系、计算中心。学院按两个专业招收本科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第一到第三学期执行统一的培养方案,第四学期开始按四个不同专业方向进行学习。
2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组部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3人、青年千人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基金委杰青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大部分教师具有海外留学或者企业工作的背景。学院拥有国家可信嵌入式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可信软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筹)、教育部可信软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教育部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高可信计算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可信物联网软件协同创新中心、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上海)、国家对日软件人才培训基地等。学院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累计达余项,涵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点项目,聚焦安全攸关自主可控软件系统的研发,对接国家和上海市软件领域的重大应用需求,为行业提供知识服务,成为高端软件人才的摇篮。
3
人才培养
目前,学院全日制在读生中有本科生余人、双证硕士研究生余人、博士研究生余人。学院设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学生在ACM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学院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相当活跃,与国外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本科生交换合作关系,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有机会被推荐到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外大学学习交流,优秀本科毕业生有机会推荐免试直升国外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每年海外留学学生比例超过15%;与70多家知名软件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毕业生深受社会青睐。
4
毕业去向
近几年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有三大类:1)学术型。学生进入国内外一流高校,攻读研究生学位,也可以加入华东师大国际联合硕博培养计划;2)技术型:学生进入世界强企业就业,成为企业的核心骨干;3)创业型: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涯中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其他能力,毕业后扬起创业的风帆。近三年,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率超过99%,在全校名列前茅。届本科毕业生的月平均薪资水平超万元。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上海Stem云中心两次创造学校历史记录: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金奖;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
Q1
学院专业课程设置有什么特点?
为了培养卓越IT人才以适应学科、“互联网+”、“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学院在专业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融入国际资源,协同社会资源,制定了由基础课、选修课、创新实践课和校企共建课等组成的培养体系,覆盖面广,适应“软件+X(X是指学生今后可能就业的领域,如银行证券、道路交通、医疗、软件服务等)”。
其中,基础课,强调基础知识、理解核心原理、培养计算机思维;选修课,强调与时俱进、多样性,如新生研讨课、导论课、新技术类课(AI、机器人、大数据等)等;创新实践课是引导本科生进老师实验室、学生自主参与教与学;校企共建课,如国际化软件服务概论(微软)、信息存储与管理(EMC)等。
Q2
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有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对于新生,最大的困难可能是学习思维的转变,要适应从“为分数学”到“为能力学”的转变,从高中的“被动学习”到大学的“主动学习”的转变,从“规定的学习内容”到“自主学习内容”的转变。
对于高年级学生,要实现从“学习型”(为学而学)到“研究型”(要思考,培养计算思维)的转变,从“课程内容学习”到“课后能力提高的自我学习”的转变。
大学生还应该学会如何与人打交道,与老师、同学、企业专家交流,从中吸收知识的养分。
Q3
软件工程专业学生什么时间选专业方向?
软件工程专业是按大类招生,前三学期通识教育,第四学期开始分专业方向进行培养。届时,学生根据自己前三学期的学习情况、个人志愿和兴趣选择相关专业方向。
Q4
学生的国际交流机会多吗?
学校、学院为本科生提供各种出国交流机会,希望通过国际交流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在本科期间,出国交流机会包括:第一,如果程序写得好,可以参加ACM集训班,争取到国外参加ACM竞赛,与全世界编程高手交流;第二,如果有科研理想,可以尽早进入导师课题组参与科研,争取去国外参加学术访问或在国际大会上报告自己的科研成果,展示自己的风采;第三,可以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与海外高校的联合培养计划,参加短期或长期海外交流学习;第四,学生可以自行联系对口的国外高校、研究单位,经批准后即可前往。每年,我们都有不少学生通过上述途径参加国际交流。
Q5
学生毕业去向怎么样?主要在哪些行业就业?
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薪资常年领跑整个学校,在上海地区受到业界的高度肯定。综合近五年毕业生情况,有25.56%进入世界强企业工作,31.49%进入国内知名企业,进入国内外大学继续深造的毕业生占34%。主要从事网络工程师、软件工程师、产品经理、测试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等工作,并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具体来说,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一是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微软等互联网或软件领域的大企业;二是与数据库系统紧密相关的企业,如TeraData、SAP、甲骨文,还有云计算或数据处理相关的公司,如腾讯、华为等;三是银行、保险等金融领域企业,主要是国有几大银行和保险公司;四是去事业单位或当公务员。
更多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资讯,扫码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医院哪家治疗白癜风技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