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个最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index.html
引言
软件工程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对于软件工程专业的其他课程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是其他课程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
包含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开发工具、系统平台以及软件设计模式等内容,采用工程化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进行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贯穿软件的全生命周期,包括软件的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交付以及维护等全过程。
随着IT技术的不断更新及发展,企业对软件工程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符合IT企业需求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我院在华为公司的支持下,对软件工程实践课程进行了改革。
针对课程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实践项目以及考核标准等进行了重新设计,邀请企业导师参与课程实践项目的指导,按照企业的软件开发模式及开发流程,指导学生完成小组项目,使学生在学校期间真正学习到企业的软件工程能力,为将来实习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课后主动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也是本次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目标。
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学生走向知识的领路人。
其次要有信息化的手段,帮助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好的互动,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更多细节,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程项目实践的参与程度。
课程改革思路
针对目前的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本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尝试。
1
课程知识体系的完善
在保持课程内容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补充业界最新的软件工程理念、技术和方法,强化课程实验、创新实践项目与相关知识点的结合。
在讲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贯穿教学案例分析与讲解,让学生真正掌握软件工程的相关理论、工程方法以及创新实践技术,训练学生从事软件开发的系统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既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又具备软件创新实践能力。
2
教学模式的改变
教学过程一方面要发挥教师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也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之保持下去。
这就需要采用丰富有效的教学方式。
本课程将理论、实践和创新的培养结合在一起。通过理论、实践和创新的结合,形成相互促进的螺旋式上升结构,教师与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让教学内容、积极思考和创新思想深入到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除正常的教师授课外,还采用了课堂讨论的方式,通过交互式的交流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活跃的进行思考。同时,通过交互式的教学,还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软件生命周期中,除了设计能力和编程能力外,还涉及软件文档的撰写能力、口头的表达能力和团队配合能力等多方面素质。进而完成软件系统的构思、设计、实现和实施等全过程。
课程定期邀请企业的专家学者参与课程教学过程当中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软件工程领域最新进展。
3
课程考核方式的改变
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课程学习结果的考核综合考虑了理论、实践两个方面。学生的最终课程成绩分布为:理论成绩30%,平时实验20%,综合实践项目30%,课堂讨论20%。
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同学们不再单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