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待员工的方式,决定了企业所能达到的高

一、中国企业员工的四个典型代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员工大致有四个典型性代表。

第一个是农民工,在东南沿海利用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率先发展传统制造业的时期,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这些地区,在工厂里做工。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企业基本上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从员工的角度来看,大部分员工昨天在田里插秧,今天就可以在工厂里做工。他们可能只是需要进行一下简单的培训,甚至连培训就不需要,像种庄稼一样看着别人依葫芦画瓢就可以了。这样的员工,其待遇极低,一般是按日计酬或是按工作量计酬,随时都有可能被辞退走人。

农民工的想法很简单,干一天挣一天的钱,给多少钱出多大力,至于老板赚多少钱、企业能有什么样的发展,跟我关系并不大。

第二个是产业工人。相比农民工而言,产业工人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拥有一技之长,这种技能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或是一定时期的经验积累形成的;二是跟企业有了契约意识,不再是一到农忙季节想走就走,放下镰刀想来就来。与拥有一技之长相比较而言,契约意识更加重要,这意味着企业雇佣这样的员工有一种安全感,10年前金正大的领导人跟我讲最头疼的就是工人家里有农活了抬腿就走,农活忙完了想来就来。这个时期很多开发区在招商引资的时候经常会把产业工人队伍作为一个竞争优势,也是有其内在原因的。

对待产业工人,就不再是按日计件付酬了。通常而言,企业会给他们按照岗位与绩效相结合的付酬方式,岗位部分是与其所在岗位及职责相关联,固定发放,绩效部分是与其一定期间内的工作表现相关联,浮动发放,奖优罚劣。

产业工人们意识到技能对自己的重要性,他们用心学习积极表现,一来为了更高的岗位工资,二来为了更高的绩效奖金。他们知道企业的效益与自己的关系,渴望有稳定的工作和持续增加的收入,开始关心企业的发展。

第三个是科技工作者。相比产业工人而言科技工作者的特点也有两个,一是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大都经过了系统的教育,在知识储备和思想观念上都比较成熟;二是能够从事创新性工作,有一定的创造力。随着教育系统生产能力的大幅提升,系统教育已经成为员工的基础背景,关键的是这些人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其工作交付的价值大大增加了。

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大部分仍然是岗位与绩效相结合的付酬方式。与产业工人不同的是,其薪资结构中绩效奖金所占比重大大提高了,这是因为企业需要通过更大比重的浮动工资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除了绩效奖金这样的奖励之外,企业还会根据项目来给他们更高的激励,鼓励他们为企业的创新研发或客户满意度做出更大贡献。

科技工作者意识到企业是自己实现价值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深知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因此他们与企业有一种同呼吸共命运的心理认知,希望企业有更好的发展,同时也更加关心自己的个人成长。

第四个是事业合伙人。相比较技术工作者而言,事业合伙人有两个质的区别,一是他们主要利用智慧和创意为企业创造价值,他们的工作能够对企业的当期效益和长远发展施加重大影响,这使得他们对企业的重要性大大增加了。二是他们对于自我成长和价值实现的意识大大增强了,他们认为天空才应当是他们的极限,一旦遇到难以突破的束缚,他们会寻求变化来打破束缚。

对于事业合伙人,年薪制这样的惯常激励方式只是一项保健因素,即便是占有较大比重的绩效年薪,对于他们而言也算不上激励因素。因此,除了基础薪酬与激励之外,企业通常还会在股权上进行激励,以吸引他们与企业共同发展。他们不仅仅在各自的领域做出重大贡献,他们还在企业的决策层面发挥作用。你可以把他们看作是企业的员工,也可以把企业看作是他们的企业。

对待员工的方式,决定了企业所能达到的高度

虽然以上不同代表有不同的激励方式,但这并非绝对。企业如何对待员工,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所能达到的层次。

在国家层面,同样是针对农民的激励,在生产队记工分的时期,农民们的心态是干一天是两晌,能偷懒就偷懒,能多占就多占。但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就大大不同了,包产到户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生产队不用忙着组织生产记工分了,农民起早贪黑忙生产,带来了一次农业革命。

在企业层面,科技型企业对标美国硅谷创新型企业的想法一直就有,但其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关村的主业不是科技创新而是电脑及相关产品的分销流通,虽然不乏刘强东这样的大学生创业群体,但主要是与农民工类似的人群。他们不懂电脑的技术环节,只是进行拼插组装与测试,村子里轰轰烈烈,却与创新无关。这些企业的员工,与农民工无异,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按日计件付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第二阶段,中国企业开始生产制造电脑零部件,既有联想、长城这样的生产主要部件及整机的大型企业,也有爱国者、罗技这样生产外设产品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的员工是典型的产业工人。

第三阶段是用友、百度这样的IT服务类型企业,开始在各自领域形成自身的竞争力,并通过庞大的系统与世界级企业展开竞争。这些企业的员工是典型的典型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像螺丝钉一样构成了企业庞大的机体。

第四阶段是阿里、华为这样的创新型企业,他们集聚了一大批事业合伙人,并激发团队的创新意识,成长为世界级企业。

长期以来,联想都被当成是中国企业的标志性代表,柳传志被称为教父级企业家。联想起势已久,但如今仍然是制造业基因和产业工人主体。华为早期默默无闻,以事业合伙人体制著称,近些年后来居上,已成为新时期的中国企业典范。

从同一企业的演变来看,海尔又是一个典型性代表。早期海尔通过内部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打造了中国顶级的产业工人队伍,海尔也因此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代表。后来,张瑞敏在相当长时期内谋求事业合伙体制,但因种种原因均无疾而终,海尔也因此在格力等科技型企业的光环下逐渐暗淡。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张瑞敏紧抓机遇,内部搭建创客与小微平台,变相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事业合伙体制,海尔也因此重新焕发光彩。

因此,从中国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企业如何对待员工,决定了企业所能达到的高度。把农民当成事业合伙人,传统领域可以打造优秀企业。把创意精英当做产业工人甚至是农民工,创新企业也将无所作为。

如今最新型的员工关系探索在美国,里德霍夫曼等创新型企业家在探索实现企业与员工创新关心的过程中,将企业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我们也期待中国的企业去积极探索创新型的员工关系,打造更多的世界级企业。

文/李勇,图/王阳

长按下方图片,







































香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nanledxianshiping.com/rjkf/77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