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申明:本文转自
一、IT及IT产业概念
(一)、什么是IT
IT是“InformationTechnology信息技术”的首字母缩写,设计与信息产业相关行业,以电脑为代表。大体来说就是电子类产品,比如电脑,手机,摄影机,打印机,及所有的电脑周边设备都称之为IT产品。IT行业指的是经营这些产品的行业,另外还包括网络,软件等都称之为IT行业。
(二)、什么是IT业
IT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有一个大致的分类:
IT基础技术的提供IC研发、软件编写如INTEL、MS等IT技术产品化元器化、部件、组建制造如精英、大众等IT产品集成化计算机及外设制造商如联想、IBMIT产品系统化解决方案、信息系统如华为、HPIT产品流通渠道、销售如神州数码
IT产品服务咨询服务和售后服务如蓝色快车
IT产业舆论支持IT类媒体如CCW(计算机世界)、CCID(赛迪集团)IT产业第三方服务各种需要配套的服务如法律咨询、PR服务IT后备人员培养各种院校如计算机专业IT产业合作组织各种协会、集会
(三)、什么是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信息化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它的意义不仅限于技术革命、产业发展,信息化正逐步上升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成为人类进步的新标志。简单说,所谓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来改造其他产业与行业,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从范围上,包括:政府信息化:电子财务、审批系统、公文批办等工业信息化:汽车、纺织等创通工业
企业信息化: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OA(办公自
动化)、MIS(管理信息平台)、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MA(营销自动化)等。
社会信息化:电子商务、电子娱乐、远程教育等
(四)、中国IT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IT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的推广应用等。经过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的信息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全国电子工业总产值规模已居世界第四位,主要电子产品已形成规模化生产,其中收录音机、电话机、彩电、彩管、音响设备、VCD和一些基础元器件的生产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位。
但是相比较欧美IT企业以及后起之秀的日本、韩国,中国IT制造业还处于产业的下游。中国许多从事加工、装配的IT企业深受价格战、高额专利费等问题的困扰。同时,随着世界上其他不发达地域的开发,中国IT制造业原来具有的劳动力和资源便宜优势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五)、知名IT公司全球10大IT业巨头:
销售额最大的IT企业、最大的PC和打印厂商惠普
最大的IT服务企业、最大的企业级IT企业、最大的中间厂商IBM最大的软件企业、市值最高的IT企业微软最大的互联网企业、增速最快的大企业Google最大的网络企业思科最大的手机制造商诺基亚最大的半导体厂商英特尔最大的教育库厂商甲骨文最大管理软件厂商SAP
近几年表现非常抢眼的苹果公司
国内IT业务收入居前的公司有:华为、中兴、神州数码、北大方正、浪潮、百
度、腾讯、网易等
二、软件及软件行业
(一)、什么是软件
软件(software)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
软件是用户与硬件之间的接口界面。用户主要是通过软件与计算机进行交流。软件并不只是包括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电脑程序,于这些电脑程序相关的文档一般也被认为是软件的一部分,简单的说软件就是程序加文档的集合体。
程序不等于软件程序只有被客户接受、实现了商业价值,才叫做软件,其中还要做包括营销、建立经销渠道等等大量工作。
(二)、软件的分类
一般来讲软件被划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其中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如Windows)、中间件软件(中间件处于操作系统软件与用户的应用软件的中间,是一类软件的统称)、数据库软件(SQLserver、oracle、DB2等);应用软件包括行业管理软件(社保系统,电力系统,银行系统等)、文字处理软件(如Office、WPS)辅助设计软件(如AutoCAD、Photoshop)、媒体播放软件(暴风影音、豪杰超级解霸、WindowsMediaPlayer、RealPlayer)、系统优化软件(Windows优化大师、超级兔子魔法设计)等等。
(三)、什么是软件开发
软件开发是一个把用户需要转化为软件需求,把软件需求转化为软件设计。用软件代码来实现软件设计,对软件代码进行测试,并签署确认它可以投入运行使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包含有相应的文档编制工作。具体包括:
第一个步骤是市场调研
技术和市场要结合才能体现最大价值。
第二个步骤是需求分析
这个阶段需要出三样东西,用户视图,数据词典和用户操作手册。用户视图是该软件用户(包括终端用户和管理用户)所能看到的页面样式,这里面包含了很多操作方面的流程和条件。数据词典是指明数据逻辑关系并加以整理的内容,完成了数据词典,数据库的设计就完成了一半多。用户操作手册是指明了操作流程的说明书。请注意,用户操作流程和用户视图是由需求决定的,因此应该在软件设计之前完成,完成这些,就为程序研发提供了约束和准绳,很遗憾太多公司都不是这样做的,因果颠倒,顺序不分,开发工作和实际需求往往因此产生隔阂脱节的现象。需求分析,除了以上工作,作为项目设计者应当完整的做出项目的性能需求说明书,因为往往性能需求只有懂技术的人才可能理解,这就需要技术专家和需求方(客户或公司市场部门)能够有真正的沟通和了解。
第三个步骤是概要设计
将系统功能模块初步划分,并给出合理的研发流程和资源要求。作为快速原型设计方法,完成概要设计就可以进入编码阶段了,通常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涉及的研发任务属于新领域,技术主管人员一上来无法给出明确的详细设计说明书,但是并不是说详细设计说明书不重要,事实上快速原型法在完成原型代码后,根据评测结果和经验教训的总结,还要重新进行详细设计的步骤。
第四个步骤是详细设计
这是考验技术专家设计思维的重要关卡,详细设计说明书应当把具体的模块以最‘干净’的方式(黑箱结构)提供给编码者,使得系统整体模块化达到最大;一份好的详细设计说明书,可以使编码的复杂性减低到最低,实际上,严格的讲详细设计说明书应当把每个函数的每个参数的定义都精精细细的提供出来,从需求分析到概要设计到完成详细设计说明书,一个软件项目就应当说完成了一半了。换言之,一个大型软件系统在完成了一半的时候,其实还没有开始一行代码工作。那些把作软件的程序员简单理解为写代码的,就从根子上犯了错误了。
第五个步骤是代码编写
在规范化的研发流程中,编码工作在整个项目流程里最多不会超过1/2,通常在1/3的时间,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设计过程完成的好,编码效率就会极大提高,编码时不同模块之间的进度协调和协作是最需要小心的,也许一个小模块的问题就可能影响了整体进度,让很多程序员因此被迫停下工作等待,这种问题在很多研发过程中都出现过。编码时的相互沟通和应急的解决手段都是相当重要的,对于程序员而言,bug永远存在,你必须永远面对这个问题,大名鼎鼎的微软,可曾有连续三个月不发补丁的时候吗?从来没有!
第六个步骤是开发测试
有很多种:按照测试执行方,可以分为内部测试和外部测试;按照测试范围,可以分为模块测试和整体联调;按照测试条件,可以分为正常操作情况测试和异常情况测试;按照测试的输入范围,可以分为全覆盖测试和抽样测试。以上都很好理解,不再解释。总之,测试同样是项目研发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步骤,对于一个大型软件,3个月到1年的外部测试都是正常的,因为永远都会有不可预料的问题存在。完成测试后,完成验收并完成最后的一些帮助文档,整体项目才算告一段落,当然日后少不了升级,修补等等工作,只要不是想通过一锤子买卖骗钱,就要不停的跟踪软件的运营状况并持续修补升级,直到这个软件被彻底淘汰为止
免责申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点击“阅读全文”,了解详情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手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