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明确“商品管理软件”的概念,零售运营分成如下几大部分,零售商品和品类组合管理软件(Gartner近年来将其归类命名为RAMA)主要是覆盖其中跟商品相关的流程和数据:
商品:计划、采购、分配、补货、定价、促销、库存控制等
供应链:供应商协同、计划协同、仓库管理、库内处理、物流运输等
商店运营:销售、盘点等
服装、化妆品、时尚产品是零售商品管理中有代表性的品类,即计划驱动、按商品季开展采购、商品由物流中心向门店分配,而其他品类,例如日用品、生鲜、电器的商品管理侧重点则各不相同。总的来说,商品管理的流程分为三类,以下内容引用自Gartner分析师RobertHetu:
1、核心商品运营(CoreMerchandising):
RAMA概念框架包括
商品买货:季前产品线评审和货品选择、季中商品管理、OTB采购限额
商品计划:预测、空间规划、生命周期计划、财务计划、品类组合计划、促销计划
商品运营:商品主数据管理、分配和补货、PO采购单生成和管理、价格管理和执行、库存管理
2、商品供应链和优化(MerchandiseSupplyChainandOptimization):
a.商品优化:
i.销售导向:价格/促销/清货、品类组合
ii.供应链导向:尺码/包装(有些称为RetailProfilieOptimization)、分配/补货、空间优化
b.商品供应链:
i.品类管理和空间/货架规划
ii.仓库管理和物流(WMS/TMS)
iii.预测和需求规划
iv.库存管理
v.供应商管理和协同
3、品类组合计划(AssortmentPlanning)
计划基础:主数据和业务的基础数据,包括门店/渠道管理、商品主数据/商品分类结构管理、战略目标等
计划支持活动:属性管理、计划前/计划中分析、聚类、计划整合、数据接口
计划流程:季前计划、计划对接、创建PO、集中计划
商品管理软件(RAMA)的作用简单说是:汇总、计算并执行,保证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价格、正确的数量卖正确的商品。它是若干个计划、运营的管理信息系统,RAMA涉及的业务范畴和其他应用软件存在诸多交叉。例如服装RAMA和服装PLM之间就存在着交叉,粗商品计划(商品财务计划)可以在PLM里做,并且随产品开发过程,从PLM产生一组商品(RangePlan,或者SuperSet,PLM里可以管理商品,但是一般不包含商店的信息),然后在商品系统里做AssortmentPlan,向门店群组进行分配。供应商协同方面的流程,也是商品运营和PLM的交叉区域,商品运营强调跟供应商的订单、产能、成本的协同,而PLM支持的供应商协同,则是从技术包、样衣阶段就开始了,所以服装供应链里,供应商协同,究竟是在RAMA/ERP里做,还是在PLM里做,往往是存在争议的。
在一家零售企业中,可能存在多种商品供应链模式并存的状态,包括:
计划驱动模式:根据业务预计和品类规划,批量采购,由物流中心向门店分配铺货,目标是当季销罄,利润最大化;
补货驱动模式:持续采购,根据历史销量的预测,决定库存水平控制和补货时间点
快速反应模式:根据预测和季中实际销售情况,多批次、小批量采购,快速追加定单或补相似款
相应地,RAMA软件需要能支持各种模式。
RAMA软件是从90年代开始在美国发展起来的,其发展演进过程是因为如下因素的影响:
一是计算机技术发展,90年代前,商品计划一般采用手工做计划表,随着一年内的计划周期数增加,商品的层级结构复杂,电子数据表、数据仓库和多维数据表等技术应用,使得RAMA软件产生;
二是市场节奏的变化,以服装为例,即使是发达国家,80年代前大多数零售商还是一年做两季商品计划,到90年代才发展到三季或四季,到今天,为了更加快速地反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除了一年四大季,还有过渡季的小季上市或订货,甚至出现了一年十次以上的“快时尚”,
三是商业模式变化,传统的零售商与加盟模式的品牌批发商的界限在融合,品牌批发商越来越台湾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