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IT互联网软件行业发展趋势
(一)行业背景及趋势近几年IT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随着”电商O2O营销模式”出现,在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下,国内大批的互联网公司蓬勃而起,如雨后春笋般的创业孵化器、新锐投资机构,这无一不印证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给15年的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业机遇。其中,”滴滴打车”,”饿了么”等App的出现,的确解决了用户本质的刚性需求,而进一步在”共享经济”思想的蔓延下,在16年17年,在中国先后出现”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雨伞”、”智能健身”等共享App,又一次把移动互联网”共享经济”推向了封口浪尖;自谷歌14年亮相无人驾驶汽车、16年亚马逊首次推出无人超市,”人工智能”的技术在国内传播开来,17年马云的无人超市、京东的送货机器人相继出现,相信不久的将来,产业结构的细分随着科技力量的提高进行产业结构重组。
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产品服务模式逐步会从”产品为中心”向”用户为中心”过渡,所有的传统企业都会受到一定的互联网模式或者思想的冲击。例如:银行,银行这种流程复杂、机构沉重的企业在11年开始就已经着手开始进行互联网+的转型升级,抛开旧观念,简化流程,注重用户体验,推出新版手机银行或者当地特色服务的O2OApp来吸引用户,线下办卡推出了”一体机办卡”,ATM机推出”先取卡再取钱”等服务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思想。但是,由于银行体制问题,大多数银行进行互联网+转型升级并不是特别顺利,只有少数银行有一些客观的成效(例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在国内,由于规模和体制的原因,城商行的转型往往比五大行要更容易,反而更容易走在前面。
下面我们来看一组有关于网民的数据统计:
第一组:截至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万人,半年增长率为2.7%。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较年底提升1.1个百分点。
第二组:截至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较年底增加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年底的95.1%提升至96.3%,手机上网比例持续提升。上半年,各类手机应用的用户规模不断上升,场景更加丰富。其中,手机外卖应用增长最为迅速,用户规模达到2.74亿,较年底增长41.4%;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5.02亿,线下场景使用特点突出,4.63亿网民在线下消费时使用手机进行支付。
第三组:年上半年,商务交易类应用持续高速增长,网络购物、网上外卖和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分别增长10.2%、41.6%和11.5%。截至年6月,公共服务类各细分领域应用用户规模均有所增长。其中,在线教育、网约出租车、网约专车或快车的用户规模分别达到1.44亿、2.78亿和2.17亿
引用来源:
标题: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