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年5月31日下午,“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路径和方法探讨”教学沙龙活动在明理楼会议室成功举行。计算机学院吉根林院长、杨明副院长、曲维光副院长,以及软件工程专业的十多位任课教师参加了活动,教务处陈德良副处长、李来发督导也到沙龙现场指导。软件工程专业负责人、软件工程校级教学团队负责人陈波教授主持了沙龙。
与会老师围绕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主题,从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过程性考核实施、嵌入式人才培养、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教学科研的紧密结合等多个角度展开热烈探讨。
首先,陈波老师介绍了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参加江苏省学士学位授权评审的情况。年4月7日,在计算机学院召开了专家实地评审会议,专家组听取了软件工程专业的自评情况汇报,查阅了相关材料,实地考察了专业实验室,召开了教师和学生座谈会。经认真讨论和质询,专家组对软件工程专业建设情况给与了高度评价,一致同意该专业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陈波老师还介绍了软件工程校级团队的申报情况以及今后几年的建设规划。
接着,姜乃松老师就如何以竞赛为抓手进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谈了自己的体会。姜老师是年全国蓝桥杯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Java组全国唯一特等奖获得者的指导教师,对于学生竞赛他有着丰富的指导经验,他认为学科竞赛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竞赛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竞赛的内容和上机竞赛的方式也能够大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原创性的赛题要求学生综合利用已有知识,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他认为,教学方法要注重革新,应该从概念引入、例题讲解到巩固练习的传统模式,转变为采用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从问题出发,探索问题和求解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组织中,也要把竞赛的基础理论融入教学。还要注重竞赛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自测课后练习提供便利。竞赛+项目应当是一种有效的实践创新能力模式。
袁敏老师正在参与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他介绍了该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情况。实验室采用虚拟化桌面,提供80个结点,7*24小时不间断实验环境,能够解决传统实验室定时开放、系统中实验软件配置以及实验室日常维护管理难等问题,能够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也为实验室的日常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曾奕老师是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优胜奖获得者,她介绍了在“软件测试”课程采用开放式网上竞赛,进行过程性考核取得的实践经验。
高家全教授目前主持“软件工程”课程的校级过程性考核项目,他精心设计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以软件项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6次过程性考核,培养和锻炼学生从软件设计到软件实现全生命周期的软件开发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张国强教授是省“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校“百名青年领军人才计划”入选者,他从实践和创新两者的关系谈了自己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任教以及研究生培养的一些体会。
软件工程系主任周俊生教授从算法课的任教经历谈了实践创新的一些体会,他认为在北京看白癜风最正规医院白癜风好了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