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11日,福建省海洋预报台(福建省卫星海洋遥感与通讯工程研究中心)在厦门组织召开了福建省海洋渔船通导与安全装备建设项目成果评价会。南威软件集团承建的福建省渔船动态监控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经过专家评审,获“国内领先行列”的高度评价。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院士潘德炉、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研究员兰友国、厦门大学教授商少平、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李玩幽等海洋领域专家参加了此次评审。
潘德炉院士在成果评价会上发言
福建省渔船动态监控管理系统落实渔船动态监管目标,整合汇聚渔船监管所需的“人、船、港”主题数据及相关决策辅助信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陆海图融合引擎等前沿先进技术,探索打造集渔船管理、台风防御、突发事件、值班管理于一体的智能化业务应用体系,形成福建智慧海洋应用雏形,增强渔业安全监管能力,靠前服务平安渔业建设,推动海洋渔业数据标准化整合汇聚,提升海洋渔业信息智能化应用,积极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智慧海洋治理”标杆。
成果评价会现场
会上,专家组对项目取得的成效和产生的效益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该建设项目根据“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占我国台风登陆总数三分之二的福建渔业大省,实施海洋渔船通导与安全装备建设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有:
01
项目为全省1.2万余艘渔船配备固定式北斗示位仪,通过创新“北斗+”海洋与渔业应用,率先试点研制应用“插卡式AIS”设备,解决了渔船定位终端过度依赖船电、易拆卸、上线率低,以及船码不符、一船多码、一码多船等问题,还解决了以往普遍存在的渔船沉船事故无法第一时间报警、无法第一时问得到救援的安全管理难题。项目建成后,首次实现了全省渔船24小时“看得见”的目标,大大提升了渔业安全生产监管保障能力。
02
项目配套建设了福建省渔船动态监控管理系统,整合汇聚渔船监管所需的“人、船、港”主题数据及相关决策辅助信息,探索打造集渔船管理、台风防御、突发事件、值班管理于一体的智能化业务应用体系,有效保障了海上疫情防控、防台风指挥、应急救援调度、敏感海域管控等业务,为福建省智慧海洋“1个数据中心+N个应用平台”的创新模式提供了范例,具有推广性。
03
项目建设中运用了知识图谱技术构建全国首个渔船画像实现渔船全生命周期管控,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省级多源数据融合与精细化保障,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渔业安全行为智能化管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覆盖全省海域的海洋渔业智能语音交互服务,重点打造了一批管用、易用、受用的智慧化应用服务,项目创新性强、实用性高。
04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渔业安全生产得到有力保障,经济投入产出效益显著,海洋渔业执法效能明显提升,带动海洋技术成果转化,为多方融合应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建设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效益总体上处于国内领先行列,有应用推广的前景。
参与成果评价会全体专家在最终评价意见上签名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