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流图
1.数据流图
是描述数据处理过程的工具。它从数据传递和加工的角度,
以图形的方式刻画数据流从输入到输出的移动变换过程。
2、软件维护
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在软件已经交付给用户
使用之后,为了改正软件错误或满足新的需要而修改软件的过程。
它包括四种类型的维护活动:
改正型维护、适应型维护、预防型维护和完善型维护。
3、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是一个为了寻找软件错误而运行程序的过程。
目的就是为了发现软件中的错误。一个好的测试用例是指很可能找到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用例。一个成功的测试是指揭示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4、程序的可维护性
程序的可维护性:为满足用户新的需求,或当环境发生了变化,
或运行中发现了新的错误时,对一个已投入运行的软件进行相应诊断和修改所需工作量的大小。
5、软件生存周期
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从提出软件开发要求开始,直到该软件报废不用为止的整个时期。这个时期又分为若干个阶段,对软件生产的管理和进度控制有重要作用,使软件的开发有相应的模式、流程、工序和步骤。
6.Prolog,Pascal,Fortran
(1)Prolog实际上就是一种基于逆向规则的演绎推理技术,只不过对规则和目标的表示有严格的限制.再加上演绎推理控制机制自身的简单性,难以适用于复杂的应用域。
(2)Pascal查错能力强。
(3)Fortran公式翻译器,是FormulaTranslation的中文翻译,它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计算机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翻译器,广泛应用于科学和工程计算领域。FORTRAN语言翻译器以其特有的功能在数值、科学和工程计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7.PAD图
PAD图用二维树形结构的图表示程序的控制流,以PAD图为基础,遵循机械的走树(TreeWalk)规则就能方便地编写出程序,用这种图转换为程序代码比较容易
8.JSP方法
JSP方法是以数据结构为驱动的,适合于小规模的项目。
JSP方法适用于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之间有对应关系的问题求解。
JSP方法根据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按一定的规则映射成软件的体系结构。因此它只适用于详细设计阶段
9.盒图(N-S图)
盒图(N-S图)强制设计人员按SP方法进行思考并描述他的设计方案,因为除了表示几种标准结构的符号之处,它不再提供其他描述手段,这就有效地保证了设计的质量,从而也保证了程序的质量。
10.软件文档
在软件工程中,软件文档表示对软件开发各阶段,包括需求分析、测试、编码实现等所有阶段中涉及的任何文档。
软件文档的编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和相当大的工作量,软件文档是软件产品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档的软件不能称其为软件。
软件文档作用强大,它能帮助开发人员对软件产品的各阶段工作都进行周密的思考,提高软件开发过程的能见度,从而减少返工,提高开发效率,也有助于软件的使用和维护。
11.简述需求分析的原则。
需求分析阶段的基本过程包括四个方面:
对问题的识别,分析与综合,制定规格说明以及评审。
(1)问题识别,系统分析人员要研究计划阶段产生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和软件项目实施计划。然后进行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环境需求、可靠性需求安全保密需求、用户界面需求、资源使用需求等方面的工作。
(2)分析与综合,分析员需从数据流和数据结构出发,逐步细化所有的软件
功能,找出系统各元素之间的联系、接口特性和设计上的限制,分析他们是否满足功能需求,是否合理。
(3)制定规格说明,编写需求分析的文档。
(4)需求分析评审。为保证软件需求定义的质量,
评审应以专门指定的人员负责,并按规程严格执行。
12.简述软件生命周期开发方法的基本过程及每个阶段的任务。
(1)问题定义阶段,尽可能清楚地描述问题,搞清楚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是确定待解的问题是否有可行的解决办法。需要做经济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操作可行性分析和法律可行性分析;
(3)需求分析阶段,主要是确定目标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通常用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和简要的算法表示系统的逻辑模型。
(4)总体设计阶段,从总体上解决问题,确定可实现的方案,并设计出软件的层次结构图;
(5)详细设计,把解法具体化,确定如何具体地实现这个系统。针对每个模块设计相应的算法;
(6)编码和单元测试阶段,把详细设计的结果翻译成选定的语言所写的程序,并对每个模块进行单元测试。
(7)测试阶段,系统地设计测试用例,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并调试改正软件中的错误;
(8)软件维护阶段,主要目的是通过修改软件使所开发的软件能够持久地
满足用户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