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旺洋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近几年的蓬勃发展,电子信息类专业成为广大高中毕业生在填报大学志愿时的热门专业。而软件工程作为电子信息软件类的代表,更加成为大家在填报志愿时炙手可热的话题。对于刚刚接触大学志愿填报的应届毕业生,大家可能会问下面的一些问题:
软件工程这门学科究竟做些什么?
学习这门学科有什么优势及弊端?
哪些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相对实力较强?
软件工程在就业及创业方面的前景如何?
在这里我想跟学弟学妹们通过几个方面谈一谈我对于这门学科的一些看法,并对上面的这些问题做一一解答。
软件工程研究什么?
软件工程(SoftwareEngineering,简称为SE)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它涉及到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方面。在现代社会中,软件应用于多个方面。典型的软件比如有电子邮件,嵌入式系统,人机界面,办公套件,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游戏等。同时,各个行业几乎都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比如工业,农业,银行,航空,政府部门等。这些应用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工作更加高效,同时提高了生活质量。这是网上给出的定义,可能会有些复杂。我将其通俗归纳为:通过开发计算机软件的手段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总的说来软件工程只是一个大的主题,不同的高校会将软件工程细化为一些不同的专业方向。
如我们电子科技大学,就将软件工程分为了(1)嵌入式系统方向(以微小处理器和单片机实现减小系统尺寸且提高工作效率的方向);(2)互联网安全方向(以研究对抗病毒及保护数据库为主要课题的方向,也就是本人就读的方向哈);(3)互联网+方向(根据时代潮流,响应国家号召,主要研究互联网在生活中应用的方向);(4)数字信息处理及大数据(主要针对各种数据的收集、统计和维护)。不同的方向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但是殊途同归,就是都需要对编程语言的应用。
软件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
作为一个朝阳产业,软件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可以说是一片光明。据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软件工程专业的就业率和薪资水平在各大高校专业中名列前茅。就我们电子科技大学来说,我所在的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以月薪酬平均元(注意只是本科生哦)的水平在全校各学院的排名中位居第一。下图统计数据为年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薪酬情况。许多互联网及科技公司在软件人才方面有相当大的缺口。毕业生可选择的工作地方有:大型互联网科技公司(如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华为、小米、锤子科技等);创新性软件产业公司(如远光、中软、浪潮等);金融及证券机构(如麦肯锡、华安等);几乎所有类型的国家公务机关。
毕业生从事的行业主要有:新能源、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电子商务、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等等。
毕业生工作的城市主要以高新科技产业较为发达的城市为主,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南京等城市。
总的来说,中国的互联网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中,对于软件方面的人才缺口还是很大的,所以程序员的待遇是非常之高。再加上程序员都是靠技术吃饭,所以在找工作和换工作时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不需要那么多职场的潜规则,只要你有技术,自然会有公司高薪聘你,这是一个程序员比较令人羡慕的地方。
哪些大学的软件工程
专业实力较强?
这些数据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有些学校的软件专业发展很快,但体现在排名上不是特别靠前,在这里给大家一些建议。首先就是我所在的电子科技大学,由于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是从计算机学院剥离出来的,刚成立几年,大部分的教学和科研资源还挂在计算机学院名下,所以在此次学科评估中获得了B+等级,但是信软学院的综合实力不容小觑,其综合排名也在以很快的速度向前推进,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冲到全国的前列(这不是给我的学校打广告哈)。还有就是与电子科技大学并称“两电”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它的软件工程实力也不容小觑。此外还有北京邮电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也是非常的有潜力和发展空间的。
软件工程专业需要学习
哪些知识?
大学的培养模式
是怎样的?
对于一个工科类的学科,软件工程与其它工科一样,在掌握公共基础课的前提上,还有面向专业的一些有特色的专业课需要学习。
基础课程
大学英语、微积分、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数字逻辑设计(有时也叫数字电路)等。而专业课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还有C++,JAVA,Python等各种程序设计语言,只需精通一两门即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编译技术、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体系结构、软件工程、算法设计与分析
看上去似乎有很多门课,实际上学起来才会发现很多门课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与交织,找到学科联系点以后融会贯通,并不是特别累的一件事。
关于大学的培养方案的话,每个大学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我只能就我所了解的我的大学培养方案与大家分享。我们大一的课程几乎都是公共基础类的课程,主要目的是为打好数学和英语方面的基础,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做准备,同时在大一我们也会少量的涉及一些专业课内容。
大一
大一开设的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信息安全导论、信息工程导论等,但是专业的涉及还是比较少的
大二
大二以后,基础打牢以后,就会加入很多的专业课成分,比如离散数学、数字逻辑、数据结构、算法分析等。这些是专业性非常强的部分,需要有钻研的精神。
大三
大三以后,根据我们学院的培养计划,大三我们会有半年在企业实习的时间,最好是自己投简历联系公司,如果自己联系不到,学院会统一安排,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实习的机会。
大四
实习后学校课程就会大幅度减少,然后就是大四还会有半年的实习时间。也即是说大学四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企业度过的,一切按照企业的制度,上班下班,早出晚归。
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尽快适应社会和企业的生活方式,这也是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即重视实践。
后记
对于一个程序员的成长,学习似乎是永恒的事情。为什么网友爱用“苦逼”来形容程序员,因为他们整天伏案写代码,学不完的新技术。其实仔细想想,又何止是程序员要不断的保持学习,做什么都是一样的。党员为了保持先进性,要不停的学资料,开会议,然后再学资料,再开会;干理发的要紧跟潮流趋势,赶上时代步伐,不然现在男生统一的平头,女生统一的扎俩辫子;而现在,连扫地的大妈都危险了,一群为了有编制的高学历人才要去争这个饭碗,所以,作为程序员这样高端职业的我们来说,保持学习真的还是很有必需的。
其次,作为一名码农,总是有解决不完的bug和改了又改的需求,似乎整天都在忙于应付这些令人费脑细胞的问题,有的时候完全没有任何方案,真的想关屏幕砸键盘最后来一句:phuck!但出于一个高端人才的内在修养与自我约束,这样的事情还是很少发生的。大不了转行卖电脑。但一般我们认为不堪技术压力而选择放弃的程序员不是一个好的码农。谁也丢不起那个脸。想想就知道有多恐怖了。
在这个信息充斥生活,人们离不开信息的时代,我真心的认为学习软件工程是一个前景与挑战并存的专业。说了那么多,总的还是想让刚毕业的学弟学妹们了解一下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并不期望大家都来报考这个专业,只求我所整理的资料和一些个人的想法能够对大家在填报志愿的方面哪怕一丁点的帮助,我也心满意足了。
大学是一个新的起点,绝不是上了大学就可以放纵自己,努力是一个不断的持续的过程,真心祝福合一的学弟学妹们能在以后的生活中保持求索的精神,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最后送给大家一段话与大家共勉。
“你为什么那么努力?”
“因为我喜欢的东西都很贵,我想去的地方都很远,我爱的人超完美。”
啊棋子啦啦啦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