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新】机遇与挑战——解读红岛经济区
年是“10三五”各项工作的启动年,青岛高新区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为抓手,全力做好“10三五”工作的开篇布局。
根据“10三五”发展规划,红岛经济区将全面落实“一个方向、两条主线、3大使命、四大定位、5大战略”的整体发展思路,计划到年,地区生产总值到达亿元。与此同时,努力成为山东半岛蓝色逾越的创新引擎和通往全球的创新湾区。
青岛高新区智力岛远景
“10三五”计划出炉是大势所趋据介绍,红岛经济区“10三五”发展规划的根据源于红岛经济区目前的发展基础,源于对所处的发展环境、发展机遇、发展路径的综合判断。
“125”以来,红岛经济区管委在机制体制上努力推动“三个转型”。即加快建设创新红岛、创业红岛、创客红岛,着力打造蓝色高新区;1+5主导产业全部获批国家级产业基地,进入国家产业布局;城市功能、城市形态、城市品质的升级和社会民生事业全面发展等等,这些都为红岛经济区顺利开启“10三五”计划,实现科学发展新逾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发展机遇上看,省、市层面支持青岛高新区创建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利于实行以“中国制造”、“互联+”为代表的创新驱动战略,引领发展动力转换,带动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另外,世界级中转关键——胶东国际机场、山东半岛综合交通枢纽——红岛火车站将在北岸城区建成运营,区位辐射带动作用显著提升,有利于会聚高端要素,展开更深层次的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换。
再者,青岛加快向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国内重要的区域性服务中心和全球领先的海洋发展中心进军,有利于科技服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活力得到更多释放。与此同时,19个市级重点公共服务项目大规模集中在红岛经济区布局建设,这将有利于推动基础设施配套及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北岸城区作为青岛市域城镇布局空间中枢、环湾中心城区的综合承载力进一步增强。
一个方向、两条主线、3大使命、四大定位、5大战略“10三五”时期,红岛经济区将全面落实“一个方向、两条主线、3大使命、四大定位、5大战略”的整体发展思路。
即以坚持“率先走在前列”为方向,掌控“做高、做新”两条主线,担当建设“科技人文生态北岸主城、创新创业创客创智高地、蓝高新产业会聚示范区”3大使命,立足“兼顾北城中坚平台、拓展全域功能腹地、连接半岛战略关键、通往世界创新湾区”四大定位,实行“产城一体、创新驱动、人材先导、金融助推、全球链接”5大战略,全力打造国际科创湾区和国内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
据悉,未来5年,红岛经济区将着力塑造开放兼容的国际创新湾区形象,重点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构成增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托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海洋强国、自贸区战略,以服务青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我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为突破口,完善国际城市功能,健全国际城市治理体系,整合利用各方资源,以先行先试引领全方位对内合作与对外开放,培养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彰显红岛特点、高新元素。
未来5年,红岛经济区将突出技术转化和产业支持功能突出发展科技服务业
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培养家具有知名品牌的科技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构成一批科技服务产业小微集群,在孵创客、小微企业产业转化率到达20%以上。
大力发展软件与信息技术产业
重点发展以工业软件、移动互联为核心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以物联、大数据为核心的北斗导航信息服务产业,以关键元器件、数字产品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业。加快国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青岛软件科技城建设。构建北斗产业会聚区,努力成为我国区域北斗研发产业及运用示范中心。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微电子与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射频辨认等关键元器件,传感装备,智能化络化电子产品,数字通信产品,汽车电子零部件,相干嵌入式软件等领域。
快速发展高端智能制造业
依托高新区祥茂河智能制造产业功能区,建设国家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重点发展机器人产业、3D打印产业和高端设备制造业。打造高端设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高速轨道交通设备、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高端机电设备、现代仪器仪表、精密加工及成型装备、医疗装备、智能化装备等领域。
加快建设青岛国际机器人产业园,积极发展工业机器人、水下特种机器人制造业和智能服务机器人产业,初步建成国家机器人产业创新基地、北方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中国水下机器人之都、中国服务机器人基地。
研究3D打印个性化产品设计技术、个性化定制模式、定制业务协同引擎、交互门户、运行平台等技术,鼓励不同技术线路下的3D打印材料和3D打印机开发,展开3D打印核心组件技术攻关。
特点发展蓝色生物医药产业
依托占地亩的蓝色生物医药科技园,建设国家海洋生物医药特点产业化基地,以海洋创新药物及海洋制品、干细胞及抗体药物、医疗器械及健康医疗服务3大领域为重点。
突破发展海洋工程设备产业
以总投资50亿元的“中船重工青岛国际海洋设备科技城”为核心载体,建设国家海洋设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构建海工装备研发生产体系,重点发展船舶及海洋工程配套设备与技术、海洋综合观测探测设备与技术、海洋油气开发设备与技术、海洋可再生能源设备与技术四大领域。海洋设备制造业、研发平台与配套业协调发展,构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设备产业技术体系。
全面发展节能技术与新材料产业
重点发展石墨烯新材料及先进碳材料产业、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依托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同盟的资源会聚优势,建设国家火炬石墨烯及先进碳材料特点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石墨烯材料在海洋防腐、动力储能及环保等下游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化运用,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石墨烯运用先行区。
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和装备及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池等领域。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功能材料、环境友好型高性能材料、功能纤维新材料、特种金属材料、新型复合材料、清洁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节能技术和设备、高效节能产品、节能服务产业、先进环保技术和设备、环保产品与环保服务等领域。
力争到年完善实现六大目标在综合实力发展方面
计划到年,地区生产总值到达亿元,年均增长12%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到达30亿元,年均增长14%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到达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左右;三次产业比例调剂为6:51:4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范围以上总产值比重到达63%。在创新能力提升方面
计划到年,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高于10%,企业研发总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高于6%,引进培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创业团队个,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口比重超过15%,年末从业人员每万人口具有的发明专利数到达25件。
在主导产业突破方面
计划提出顺应“互联+”发展趋势,立足5大主导产业,坚持新兴产业求突破、传统产业增优势,增进区内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推动互联、物联、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工业各领域深度运用,支持骨干企业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力争到年,主导产业产值力争超过亿元,努力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前沿高地。
在推动城市发展方面
计划提出依托中央智力岛、滨海湿地岸线及轨道交通站点等城市功能节点,以高新区为产业空间主体和核心,以红岛街道和河套街道为城市扩大据点和城市公共空间,计划建设“3大中心、四条轴带、5大片区”。到年,道路铺装总面积累计万平方米,生态用地累计整治面积不少于17平方公里,综合管沟总长度72千米,建成区面积到达75平方公里,城市交通、环境监测、治安防控、城市管理、应急指挥等实现智能化管理,打造宜居宜业的国内生态智慧城区典范。
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
到年,常住人口增长率保持在9.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之内,人均期望寿命到达81岁。从业人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比重到达35%以上,人均居住面积高于40平方米,全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超过7.5%。在生态建设方面,计划到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不高于0.2吨标煤,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硫排放量不高于0.1公斤,空气质量到达二级及以上标准的天数大于天,中水回用率7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到达95%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年,是一个值得期待的重要节点,红岛经济区将牢牢捉住创建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山东半岛综合交通枢纽、市级重点公共服务项目会聚建设的契机,努力成为山东半岛蓝色逾越的创新引擎和通往全球的创新湾区。
来源:青岛高新
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医院青海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