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金融信息化方向专业介绍

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为步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这也必将激发全社会对软件产业、互联网产业人才的需求。该专业毕业生将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较强的工程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良好的创新意识及一定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社科综合素质。毕业后可在软件开发、银行、证券、保险等相关金融行业就业。

为了使我院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教育培养规范化,确保培养质量,适应金融行业发展需求,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依据中原工学院有关本科生培养的规定和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特点,制定了培养目标明确、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开发金融软件的企业与社会的需求,以培养针对金融软件开发的软件工程人才为特色,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具有较好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很好的软件设计能力、较强的软件工程实践与管理能力和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的、具有规范的金融信息化工程技术水平的高级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

二、业务规格

专业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修业年限:3——7年

三、专业核心课程、集中实践环节

软件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环节是教学效果好坏最重要的一个体现。

1.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Java开发平台系列课程、金融信息技术系列课程,以及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具体设置及课程目标见表1。

表1专业核心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在本专业中的

定位和重要性

主要内容

课程目标

1

Java程序设计

2

软件开发Java语言系列核心课程的重要基础课程。

Java基本知识、面向对象的概念、输入输出流

培养学生的Java程序设计基本能力,掌握Java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

2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2

是计算机信息系统与应用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SQLServer数据库、SQL的应用

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深入理解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理论和关系数据库系统,掌握SQL语言和主流数据库的使用,培养学生使用数据库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3

Java高级程序设计

3

为提高Java应用开发能力的核心课程,Java开发系列核心课程之一。

Java程序设计的高级特性、架构及相关技术、GUI技术、多线程

使学生深度掌握Java高级应用知识,培养学生基于Java的综合高级应用开发能力。

4

计算机网络

3

为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及应用的学科基础核心课程。

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相关协议、标准及应用。

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其应用、配置、管理和维护网络的技能,并为培养网络应用软件开发能力提供网络知识基础。

5

JavaWeb程序设计

4

为Web应用程序开发的重要基础课程,Java开发系列核心课程之一。

JavaWeb开发应用主流技术,包括JSP编程、Servlet和JavaBean、应用框架等。

使学生掌握针对金融信息系统的JSP等Web开发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Web应用开发能力。

6

金融信息化案例开发

5

为金融信息化方向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涉及金融业务在信息系统中的实现技术、软件工程思想在金融领域的具体应用。

金融信息系统基本框架、柜台业务处理系统的基本流程、资金清算系统、银行卡网络、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等内容

要求学生熟悉金融信息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与典型系统架构;实现多种网络金融业务服务及其系统,如电子银行与网上银行、电子货币、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第三方网络金融服务、信用管理、移动金融服务等。

7

数据结构

4

是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介于数学、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三者之间的一门程序设计的核心基础课程。

常用基本类型的数据结构及其应用,常用查找和排序的实现方法与综合分析。

培养学生针对实际问题在数据结构的选择和应用、算法的设计及其实现以及程序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8

软件工程

4

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之一,是指导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作的核心专业课程。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标准与规范、软件工程项目管理。

使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概念与方法,培养工程化的系统分析、设计、开发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9

操作系统

5

为计算机学科核心专业基础课程。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结构、设计思想、方法、及其实现技术。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操作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和实现技术,使学生建立系统、完整的专业基础理论体系,并增强学生大型系统软件的分析与开发能力。

10

金融信息安全

6

是软件工程(金融信息化方向)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面向实际应用的课程,包含了金融信息安全体系的理论和许多重要的概念

金融信息安全核心技术,包括密钥的设计与管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方法、事务处理及金融系统安全管理机制

要求学生掌握金融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常用的信息安全技术以及信息安全管理基本方法,了解金融服务外包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其相关技术的发展性,在该课程学习的过程注意知识的更新,学会使用安全工具维护网络安全,并具备一定的基于网络信息安全的设计能力。

10门专业核心课程中,“Java程序设计èJava高级程序设计èJavaWeb程序设计è金融信息化案例开发”形成了核心开发技术体系,其他课程形成专业核心理论课程体系。

2.集中实践环节

集中实践环节包括一级、二级、三级实践课题;软件工程实践一、二;IT行业社会实践一、二;软件工程实训、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1)实践课题

实践课题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实践课题,分别安排在第二、三、四学期初。实践课题是专业知识和程序设计能力培养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均为前面学期专业课程的综合性课程设计。目的是使学生能及时地综合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建立程序设计思想,培养利用程序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2)软件工程实践

软件工程实践包括软件工程实践一、二,分别安排在第五、六学期初,各3周,为前面学期专业课程的综合性课程设计。

软件工程实践是软件工程能力培养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上一阶段的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建立软件工程思想,培养工程化、系统化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IT行业社会实践

IT行业社会实践一、二分别安排在第一、二学年的暑假,分别为1周和2周。

IT行业社会实践目的是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了解IT行业的发展和社会应用情况,同时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语言表达等社会实践能力,树立自信心,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软件工程实训(毕业实训)

软件工程实训阶段为第7学期,共19周。

本阶段可以在学校实训基地或校外IT公司完成,通过参与实际软件工程项目的开发和训练,培养学生系统化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并培养较完善的软件工程思想。学生需提交实训报告和开发成果。

(5)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阶段为第8学期,共14周。

本阶段设计思路是借助具体项目工作参与实际项目训练,通过毕业设计与论文培养总结概括能力,实现理论与实际结合、技能与职业素质成长的目标。本阶段要求学生直接参与软件工程项目实践,完成必要的技术方案设计、软件开发等工作,并在所取得的工程实践成果基础上完成学士学位论文的撰写。

3.专业实验室建设

已安装90台联想商用电脑及专用服务器,安装了包括银行核心业务模拟系统、企业网银模拟系统、信贷子系统、保险公司业务模拟系统、金融信息化实践能力训练系统等多套综合业务教学系统;搭建了完整的银行柜台业务办理环境,配备多媒体系统和LED显示系统,及完整的银行模拟系统配套外接设备。完全满足学生专业开发能力训练的需求。

四、学时分配表

表2学时分配表

教学总学分(学时):学分学时

通识教育必修课

47学分

学时

占38%

学科必修课

49学分

学时

占34%

专业必修课

31学分

学时

占21%

专业选修课

10学分

(不包括日语选修课)

学时

占7%

实践环节:52学分52周

通识教育选修课:12学分

第二课堂:5学分









































鐧界櫆椋庢槸鎬庝箞寮曡捣鐨?
鎷夎惃鐧界櫆椋庝笓绉戝尰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nanledxianshiping.com/fjgcjs/36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