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车联网 飞速发展的背后

探寻车联网 飞速发展的背后 精彩内容

随着汽车上的无线技术部署越来越多,电子元件密度也越来越高,信息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

今年央视的3·15晚会已经落下帷幕,在曝光了外卖APP饿了么、车易拍二手车网络交易平台、网络信用评价刷单、手机吸话费恶意程序等侵害消费者权益和不正当竞争的事件之余,晚会的后半段直接将矛头指向当前的智能终端安全问题,涉及智能家居、车联网、智能支付等领域。之前见诸网络和业内新闻的话题,从未有3·15这次披露来得那么彻底。

根据3·15报道,智能终端产品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很容易被黑客攻破和控制。3·15现场实验视频则演示了智能插座、洗衣机、电烤箱、摄像头等设备,控制权可以完全掌握在黑客手中,用户无能为力的示例。相继曝光的还有汽车的车联网系统、智能支付等隐患,安全问题不言自明。

伴随安全漏洞而来的车联网

随着汽车上的无线技术部署越来越多,电子元件密度也越来越高,信息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受益于通讯连接和数据传输技术,汽车的安全系统和信息娱乐系统,以及远端信息处理的功能变得更加丰富。可以说,车联网系统的出现带给了人们更多的便利,也提升了驾驶过程中的娱乐性,让人们可以在车内最大限度地利用移动互联网潜能。

目前,车联网系统正在逐步完善,车辆状态监控、音乐播放、语音操控、紧急救援等一系列功能都已实现,不远的未来也将会实现智能操控驾驶和远程车辆控制等高科技功能。但对于车联网系统来说,无论是从车联网的定义、开发、使用,每一个环节都与互联网密切相连,也正是这个原因,让车联网的安全性不能得到保证。国内外媒体报道的车联网安全漏洞和黑客攻击事件表明,汽车的信息系统安全正在直接影响、危及公共安全、人身和财产安全。

车联网与智能网联汽车的概念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车联网呢?年车联网的概念第一次在国内提出后,经过无数争论,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李克强关于车联网的定义得到了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他提出,车联网是车内网(CAN/LIN)、车际网(V2V/V2I)、车载移动互联网(INTERNET)“三网”融合的智能系统,是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重要手段,可服务于汽车智能制造、电商销售后市场等环节。

年10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国内专家首次对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ConnectedVehicle)进行定义: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的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和执行等功能,可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分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了五个阶段,分别为驾驶资源辅助阶段、部分自动化阶段、有条件自动化阶段、高度自动化阶段,以及完全的自动化。车联网与智能网联汽车定义的认可与联合,使之前各种混乱的说法被逐渐取代。

车联网发展现状与趋势

汽车电子在一台汽车的成本占比年为35%,到年或将达到50%。目前,奔驰、雪佛兰等品牌的新车就有10多个CPU,其软件代码规模达到万行至1亿行,车辆电缆总长3公里多,有多个通信网,上百个电控单元,多个传感器与接收器,让汽车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数据与移动智能终端。部分汽车每天向云端传输的数据可达到MB,平均每辆联网汽车每月产生1.5GB数据信息并上传。从GPS数据可以得到位置信息,从车速、方向盘和刹车数据可以掌握用户的驾驶习惯,从车内空调和雨刮器数据可得出道路沿线的天气信息等。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年中国车联网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投资策略分析预测报告》显示,现阶段车联网功能还处于初级阶段,无法实现V2V、V2I、V2C等高级功能,车联网目前还主要以防盗、辅助驾驶功能为主。汽车制造商在技术装置方面主要采用雷达(厘米波、毫米波、超声波)、相机(立体、彩色、红外)、传感器(雷达、激光、超声波)、摄像机等进行环境感知和识别,通过基于车联网的协同式辅助驾驶技术进行智能信息交互,结合GPS导航实现路径规划,注重机电一体化系统动力学及控制技术的研发。如宝马的Drive、雪佛兰的MyLink、别克的Intellilink、凯迪拉克的CUE、福特的SYNC、丰田的G-book等。未来互联网公司的加入,可能将驱动应用型为主的功能,例如通过前装车联网和后装APP整合,打造买车、用车、养车的O2O应用等。

“中国制造”中明确提出了中国车联网发展纲要。近年来,车联网也已经形成以智能化交通管理、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一体化的网络应用。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数据,年车联网用户有望突破万。在用户量激增的背景下,国内外厂商纷纷加速车联网设备研发投入,开发自主车载系统、导入车联网云服务大数据等。

中国的车联网市场年可以达到.3亿欧元,占全世界车联网市场的三分之一多。到年25%的汽车会有车联网功能,年每一辆新车都将以多种方式联网。“车联网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链,但目前真正达到车联网水平的汽车大概只有4%。中国预计还需要10年才会普及车联网。”4月10日在杭州举行的中国车联网应用产业大会上,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清醒地对目前的车联网产业进行了研判。他认为,虽然很多企业表示自己的汽车可以联网,但其实这并没有达到车联网的标准。

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国内在汽车与网络相联的硬件、软件方面都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不少差距。据邬贺铨介绍,被誉为汽车神经控制中枢的芯片工作温度、电磁兼容、抗震、抗干扰等方面的技术,基本被国外厂家主导,国内一般电子芯片的生产厂家难以企及。一些互联网企业认为把苹果、安卓智能移动终端操作系统搬到汽车上就是汽车操作系统了。但专家指出,这些智能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大约只有数百万行软件代码,面向汽车操作系统软件复杂性已达千万行规模甚至更高要求,前者充其量只是汽车操作系统的一小部分。

国外某著名汽车商推出的驾驶者辅助系统也只适应车速10~60公里/小时的情况,在高速行驶状态下,其辅助的电子地图精确度必须达到厘米级别,且能实时把交通事故、道路管制等信息反馈给操作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认为,当前互联网地图并不适用于汽车操作系统,车联网需要更精细的电子地图,国内目前在这方面仍然是空白。

产业融合迸发的火花

车联网作为产业融合的载体,正在汽车行业引发一系列变革,汽车生产制造企业已经从传统的汽车、产品形态提供者,向消费者出行服务提供者进行转变;汽车产品需要从单一行业的产品制造体系向多行业的技术融合研发制造体系进行转变;汽车也将从一种交通工具,转变成智能出行、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系列的变革,将会包括带来消费者出行方式的改变,IT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及城市规划的发展。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冯擎峰表示,现在汽车行业已不再是传统主机厂、零部件参与的行业。通信技术公司、互联网公司、通信技术服务公司、新技术公司都在大举进入汽车领域,

这些公司的加入,在带动车联网行业发展的同时,又与汽车产品擦出了怎样的火花呢?现如今,众多汽车企业引入车载移动热点功能,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实时连接服务。除此之外,通用和奥迪汽车通过奥迪互联服务为车辆配备Gemalto移动热点服务。福特汽车通过黑莓QNX驱动的SYNC3(车载娱乐通讯系统),已覆盖万辆汽车和多个汽车型号。

仅在年,全球就有超过千万辆汽车因软件故障被召回。如果汽车软件可以通过无线连接完成更新,与汽车制造企业实现直接连接,而不用通过经销商,就可以节省因召回产生的大量成本。因此众多汽车制造企业都正在加紧步伐研发在线服务。

车联网还可以让汽车具备安全报警功能,哪怕是在事故发生之后。如车联网可以让大众汽车的Car-Net等预装服务具备全天候24小时自动车祸通知功能,从而在发生车祸时自动通知急救服务。这些可能救命的功能都完全依靠于可靠、低延迟的连接。以上这些车联网技术服务,加强了汽车制造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也增加了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有了强大的车联网,汽车制造企业正处在让消费者体验升华的前沿,基于车联网服务也将建立起全新的商业模式。

保障信息安全仍是关键

虽然车联网产业前景无限美好,但今年3·15晚会曝光的智能终端安全问题,还是引发了国内相关行业、企业与消费者的集体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nanledxianshiping.com/fjgcjs/24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