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团员青年的责任担当,夯实基层基础,丰富团课教育内容,创新团课教学形式,凝聚人心、汇聚力量,3月27日,软件工程系小青微团课正式上线,今后,每周小青团都会给大家推送优质的微团课。
小青微团课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义为青年、青春,“青”仿佛嫩绿的草,像春天一样春意盎然,一切都充满期待、充满希望。因此我们把“微团课”亲切地称为“小青团”。
距离不远,故事不长只希望我们可以在你迷茫的时候给你一点思路在你失意的时候给你一点激励在你挫败的时候给你一点安慰叮叮叮~快来学习吧!
主讲人简介
王木泽,19级嵌入式2班班长,软件工程系团总支干事。
本期精彩
俄国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英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佛来明曾说过:“人一旦失去理想,失去了精神上的追求,人类就变得无知,社会也将会变得漆黑一团。”就像步入了大学生活,生活空间变的自由大了,很可能会因无目标而迷失方向.给自己制定了目标,就像有了启航的方向。做好职业规划,使自己能够有目标地学习、有目标地工作、有目标地生活、使自己每一天都过得那么有意义,那么实在!
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看不到自我的不足,觉得处处不如别人,就会产生自卑,丧失信心,做事畏缩不前等心理。相反,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导致工作的失误。因此,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
当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只有这个事情是自己喜欢的,才有可能在碰到强大对手的时候仍然坚持;在遇到极其困难情况时不会放弃;在有巨大诱惑的时候也不会动摇。
而做擅长的事,才有能力做好;有能力做好,才能解决具体的问题。只有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才能做得比别人好,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
在开始之前,先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在非洲的一片茂密的丛林中,走着四个皮包骨头的男子,他们扛着一只沉重的箱子,在密林里踉踉跄跄地往前行走。他们跟随队长进入丛林探险,可是,队长却在任务即将完成时患病而不幸长眠于林中了。临终前队长把他亲手制作的箱子托付给他们,并十分诚恳地说:”如果你们能把这个箱子送到我的朋友手里,你们将得到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
埋葬了队长之后,他们便扛着箱子上路了。道路越来越难走,他们的力气也越来越小了,但他们仍然鼓着劲往前走着。终于有一天,绿色的屏障突然拉开,他们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终于走出了丛林,找到了队长的朋友。可是那个朋友却说:"我一无所知啊!"”于是,打开箱子一看,竟是一堆无用的木头!
就这么个故事,看起来,队长给他们的只是一箱无用的木头。实际,他却给了他们行动的目的,使他们获得了"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生命。从哲学角度上讲,人与动物不同的地方是人具有高级思维能力。所以人不能像其它动物一样浑浑噩噩地活着,人的行动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奋斗的目标。
首先,制定的目标要具体可行,目标不具体,就难以实现,对实施的结果也不好判断,目标越具体,就越容易见到效果。同时,具体目标应该受最终目标的指引。目标也要有可行性,目标不能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符合自己当前的实际情况。
其次,目标要积极,目标的有效性在于目标是否积极,目标应该首先符合自身发展的需要,使自己不断进步、完善。目标要让自己在专业、知识、技能、见识等方面不断发展。
再次,目标要可以评估,目标无法评估,则不称其为目标,及时评估可以鼓励信心,让自己看到进步,可以发现不足,及时调整目标和措施。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要自己跟自己比,自己的现在去比自己的过去,看看自己进步的幅度,未来发展的可能,再制定未来的发展计划。
对于大学生来说,不仅要有学期目标,学年目标,还要有大学三年的总体目标,不仅要求有学习专业知识的目标,同时还要有实践的目标,体育锻炼的目标,交友的目标等
职业的规划仅仅是人生的计划和目标,如不予以实践,再好的规划,到头来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同样现实也是残酷的,多变的。只要能清楚的认识自己,不说十年规划,就是一百年又何妨?规划如同惊涛骇浪中的一叶片舟,怎样才能漂的更远?我们必须有坚定的信念,付出自己的时间行动,拿出自己的勇气,为自己永恒的人生定位不断的努力、奋斗、拼搏进去。有位智者说过:“上帝关闭了所有的门,也会给你留下一扇窗!”
人生没有定数,似孤帆,惊涛骇浪中漂泊。似孤鹰,碧海蓝天中飞翔。让我们寻找梦的彼岸成就精彩人生!
老师们、同学们
请大家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