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校介绍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由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和安徽省三方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工程、工程,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计划、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
学校是国家首批实施“工程”和“工程”的大学之一,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弘扬“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风,形成了不断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以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明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学校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凝练科学目标,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与科研竞争力,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入选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23个学院(含6个科教融合共建学院)、33个系,设有研究生院、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信息与智能学部,以及苏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医院(医院)等。现有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有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生物科学、化学共6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共11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安徽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建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类脑智能技术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热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大尺度火灾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1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62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二、特色专业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力学、核科学与技术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天体物理、地球化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安全技术及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安徽省一级重点学科:学科名称、哲学、天文学、地质学、生态学、生态学、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国家级特色专业:数学类、物理学类、电子信息工程、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地球物理学、信息安全、软件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物理学专业、天文学专业
今天小名给大家介绍一下物理学专业:
专业简介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它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结构和物性、计算物理学入门等。
就业方向
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到高校从事教学工作,或是到研究所从事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技术开发与应用工作;另外还可以到企业中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工作。该专业适合升学考研。
三、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年)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评选结果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数学
A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物理学
A+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
A+
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天文学
A+
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大气科学
C-
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地球物理学
A+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地质学
B
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生物学
A
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科学技术史
A+
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生态学
B+
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统计学
A-
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力学
B+
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光学工程
B-
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
B+
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A-
1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B+
1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B
1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B+
1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B+
2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A-
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核科学与技术
A+
2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A-
2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B-
2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软件工程
A-
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
A+
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A-
2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工商管理
B+
2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公共管理
B
四、近三年在本省的院校录取分数线
文科:
理科:
——END——
了解更多院校
点击阅读原文
小程序
智能填报
入群听课
+微mxzyt
在看戳一戳这里~
推荐阅读:
高考志愿填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院校介绍及专业解析
高考志愿填报:北京交通大学院校介绍及专业解析
高考志愿填报:西安交通大学院校介绍及专业解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